《喜谢颂臣由台至》

时间: 2025-01-08 19:38:23

鸡黍三年约,莺花二月时。

春随故人至,书慰老亲思。

海上惊相见,山中喜可知。

春篘酒方熟,莫遽数归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鸡黍三年约,莺花二月时。
春随故人至,书慰老亲思。
海上惊相见,山中喜可知。
春篘酒方熟,莫遽数归期。

白话文翻译:

三年前,我与朋友约定在这个季节相聚,正值黄莺啼鸣、花开二月。春天的到来唤起了我对老朋友的思念,信札也安慰了我对家人的牵挂。在海上意外相见的喜悦,在山中也能感受到。春天的酒正好酿熟,切莫急于回归的时间。

注释:

  • 鸡黍:指的是鸡和黍米,古代的美食,象征丰盛的饮食。
  • 莺花:春天的景象,莺鸟歌唱,花朵盛开。
  • 春随故人至:春天的到来带来了老朋友的重聚。
  • 书慰老亲思:书信可以安慰我对年迈父母的思念。
  • 春篘酒方熟:春天酿造的酒刚好成熟。
  • 莫遽数归期:不必急于计算归来的时间,暗示珍惜当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丘逢甲(1848年-1919年),字孟韦,号蕴斋,清末民初的诗人和政治活动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尤其关注民生问题。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丘逢甲与朋友重聚之际,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家庭的思念。诗中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诗人通过“鸡黍三年约”和“莺花二月时”的对比,引入了时间的流逝和重聚的喜悦,令人感受到岁月的珍贵。春天不仅是自然界的复苏,更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回暖。诗句“春随故人至,书慰老亲思”更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节令结合,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家人关爱的深切情怀。

在诗的最后,诗人通过“春篘酒方熟,莫遽数归期”传达了对当下时光的珍视,告诫自己不要急于归去,而应享受与朋友相聚的美好时光。这种情感的流露,既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对家庭责任的承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鸡黍三年约:三年之前的约定,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莺花二月时:春天的景象,代表着生机与希望。
  • 春随故人至: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朋友的到来,情感上的亲近。
  • 书慰老亲思:书信作为情感的寄托,安慰了远方对父母的思念。
  • 海上惊相见,山中喜可知:在不同的地方相见的惊喜和喜悦感。
  • 春篘酒方熟,莫遽数归期:酿好的酒象征着时光的美好,劝诫珍惜当下。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海上惊相见,山中喜可知”,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春天、鸡黍、莺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春日氛围。
  • 拟人:春天被赋予了情感,似乎和诗人一同欢聚。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情与亲情的珍视,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感情,传达了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鸡黍:象征丰盛的饮食与团聚的喜悦。
  • 莺花:春天的象征,代表生机与希望。
  • 春篘酒:酒象征着欢庆的气氛,暗示着聚会的欢乐与温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鸡黍”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富足
    • B. 友情的重聚
    • C. 春天的来临
    • D. 家庭的温暖
  2. “春随故人至”中的“故人”指的是什么?

    • A. 老朋友
    • B. 亲人
    • C. 同事
    • D. 老师
  3. 诗人提到春篘酒,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急于归家的心情
    • B. 对聚会的期待
    • C. 对酒的喜爱
    • D. 对家乡的怀念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同样描绘春天,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
  • 《访友》(李白):描写友情与相聚的主题。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喜谢颂臣由台至》:两者都表达了思乡情感,但《静夜思》更侧重于孤独的思念,而《喜谢颂臣由台至》则强调友情的重聚。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丘逢甲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