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胡孝思中嵓韵》

时间: 2025-01-24 18:24:37

翠微连宝地,青霭压云堤。

俯瞰行人小,平瞻远树齐。

振衣淹暮屐,回棹听寒鼙。

雨歇枫林静,荒鸡尚未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胡孝思中嵓韵
作者: 杨慎 〔明代〕

翠微连宝地,
青霭压云堤。
俯瞰行人小,
平瞻远树齐。
振衣淹暮屐,
回棹听寒鼙。
雨歇枫林静,
荒鸡尚未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象。翠绿的山峰与美丽的宝地相连,青色的雾霭像是压在云堤上的帷幕。俯视行人,显得渺小,而远处的树木在视野中显得齐整。抖动衣袍,沉浸在傍晚的凉意中,划桨在水中,听着远处寒冷的鼓声。雨停后,枫树林显得安静,荒野中的鸡还未打鸣。

注释:

  • 翠微:翠绿的山峰,形容山色美丽。
  • 青霭:青色的雾霭,形容天气的朦胧。
  • 俯瞰:向下看,观察下面的事物。
  • 平瞻:平视,指目光投向远处。
  • 振衣:抖动衣服,这里指迎接微风。
  • 淹暮屐:暮色中,鞋子在水中浸泡。
  • 回棹:划船回头,听着水面传来的声音。
  • 寒鼙:寒冷的鼓声,象征着远方的夜晚。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山水自然的描绘,传达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反映了文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慎,明代文学家,因才华横溢而受到重用,但因政治原因遭受贬谪。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典雅,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诗中对宁静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诗歌鉴赏:

杨慎的《次胡孝思中嵓韵》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绪。诗的开头“翠微连宝地”通过对山水的描绘,瞬间营造出一种幽静的环境。青霭压云堤,表现了自然界中的变化,给人以清新而又神秘的感觉。诗人在俯瞰行人时,感受到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这种对比让人深思。

接着,诗人通过“振衣淹暮屐”和“回棹听寒鼙”描绘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与洒脱。最后两句“雨歇枫林静,荒鸡尚未啼”,更是表现出一种安静的氛围,余音袅袅,给人以余韵无穷的感觉。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态度的追求,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令人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翠微连宝地:翠绿的山峰与美丽的土地相连,描绘出优美的自然景观。
  2. 青霭压云堤:青色的雾霭如同压在云端的堤坝,表现出自然的神秘与迷人。
  3. 俯瞰行人小:从高处俯瞰,行人显得微不足道,强调人与自然的对比。
  4. 平瞻远树齐:平视远方的树木,给人一种整齐划一的感觉。
  5. 振衣淹暮屐:在暮色中摇动衣服,鞋子浸泡在水中,表现出一种轻松的状态。
  6. 回棹听寒鼙:划船回头,听见寒冷的鼓声,增添了诗的层次感与音韵美。
  7. 雨歇枫林静:雨停后,枫林显得格外安静,增强了环境的宁静感。
  8. 荒鸡尚未啼:荒野中的鸡还未打鸣,描绘出一种深夜的静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霭压云堤”用“压”比喻雾霭的厚重,增强了意象。
  • 对仗:如“俯瞰行人小,平瞻远树齐”,形成整齐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

意象分析:

  • 翠微:象征美好与宁静的自然环境。
  • 青霭:象征天气变化,暗示着一种神秘的气氛。
  • 枫林:代表秋天的宁静与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霭压云堤”中的“青霭”指的是什么? A. 雾霭
    B. 雨水
    C. 霜冻
    D. 晴空

  2. 诗人在何种状态下“回棹听寒鼙”? A. 兴奋
    B. 寂静
    C. 愤怒
    D. 忧伤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荒鸡尚未啼”暗示了什么? A. 天亮了
    B. 深夜的宁静
    C. 早晨的忙碌
    D. 傍晚的喧嚣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山居秋暝》
  2. 李白《庐山谣》
  3.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秋天的氛围与诗人的孤独感。
  • 《庐山谣》: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观,情感更加奔放,与杨慎的细腻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研究》
  2. 《古典诗词鉴赏》
  3. 《杨慎的生平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