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散郎孙公墓》

时间: 2025-01-10 19:07:08

甘蹈焚如祸,论忠到此难。

身随一炬烬,骨并两宫寒。

和议中朝耻,衣冠故垄残。

翻嗟冷山使,生得返临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甘蹈焚如祸,论忠到此难。
身随一炬烬,骨并两宫寒。
和议中朝耻,衣冠故垄残。
翻嗟冷山使,生得返临安。

白话文翻译:

甘愿像焚烧的祸患,忠诚到此已是艰难。
我的身躯随同一把火化,骨骼与两宫的寒气相伴。
在和议中,朝廷的耻辱,衣冠已被荒废残破。
不禁感叹冷山的使者,竟能返回临安。

注释:

字词注释:

  • 甘蹈:甘愿走入,心甘情愿地陷入。
  • 焚如祸:像火灾一样,指代厄运或灾难。
  • :忠诚,指对国家或理想的忠贞。
  • 一炬烬:指火焰,象征生命的消逝。
  • 两宫寒:指皇宫,意指皇室的冷漠与衰败。
  • 和议:指和谈,和平协议。
  • 中朝:指朝廷,中央政权。
  • 翻嗟:不禁叹息,感叹。
  • 冷山使:冷山作为一个遥远的地方,象征着无望与绝望。
  • 临安:古代的城市名,指代繁华与希望。

典故解析:

  • “忠”字在古代常用以表达人对国家或君主的忠诚,常见于历史典故中。
  • “冷山”可能隐喻冷漠的环境与无情的现实,代表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失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绍武(清代),字子谦,号云白,晚号衣山,江苏人,擅长诗文。其作品多以感慨时局、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清代中期,正值国家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对当时政局的失望与悲愤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诗中表达了对忠诚的无奈与对时局的哀叹,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

诗歌鉴赏:

《宋朝散郎孙公墓》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悲愤的古诗,诗人在诗中以孙公的墓为引,表达出对忠诚的思考以及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切批判。开头两句“甘蹈焚如祸,论忠到此难”,以“焚如祸”喻示忠诚的艰难,显示出对忠义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接下来的“身随一炬烬,骨并两宫寒”则通过火焰的象征,描绘了生命的脆弱和对故国的思念,表现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

在“和议中朝耻,衣冠故垄残”中,诗人揭露了当时朝廷的耻辱与政治的腐败,衣冠的残破则暗示了传统文化的衰败,令人感到无比惋惜。最后一句“翻嗟冷山使,生得返临安”更是表达了对无能为力的愤怒与对理想国的向往,冷山的使者象征着失去希望的现实,与临安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反思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甘蹈焚如祸:开篇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愿意为忠诚付出代价,暗示忠诚的艰难。
  2. 论忠到此难:强调忠诚在当时背景下已难以实现,情感愈加沉重。
  3. 身随一炬烬:比喻生命的脆弱与无常,火焰象征着生命的消逝。
  4. 骨并两宫寒:将个人的命运与朝廷的冷漠绑定,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5. 和议中朝耻:揭示当时政治的丑恶与耻辱,体现诗人的愤慨。
  6. 衣冠故垄残:传统文化的衰败与衣冠的破烂,暗示社会的动荡不安。
  7. 翻嗟冷山使:感叹冷山的使者,象征着失去希望的现实。
  8. 生得返临安:寄托对繁华生活的向往与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焚如祸”比喻忠诚的艰难,增强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身随一炬烬,骨并两宫寒”,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语势。
  • 象征:冷山象征着绝望与无奈,临安则是理想与希望的象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忠诚的苦楚与对时局的批判,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与渴望,反映出历史的变迁与人性的复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毁灭与苦难。
  • 炬烬:象征生命的脆弱与逝去。
  • 宫寒:代表权力的冷漠与衰败。
  • 冷山:象征失去的希望与绝望。
  • 临安:象征繁荣与理想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甘蹈焚如祸”中的“焚”指代什么?

    • A. 富贵
    • B. 灾难
    • C. 和平
    • D. 忍耐
    • 答案: B
  2. 诗中提到的“冷山”象征着什么?

    • A. 繁华
    • B. 绝望
    • C. 忍耐
    • D. 忠诚
    • 答案: B
  3. 诗人对“临安”的情感是?

    • A. 忧愁
    • B. 向往
    • C. 无所谓
    • D. 愤怒
    •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施绍武的《宋朝散郎孙公墓》均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隐逸的乐趣,而后者则在悲愤中反映了对国家的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