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麦门冬于符公院》

时间: 2025-01-11 01:25:45

佳人种碧草,所爱凌风霜。

佳人昔已殁,草色尚苍苍。

陆行载以车,水行载以航。

于今五六年,与我道路长。

思人不忍弃,期植寒冢傍。

我嗟复北去,安得毕此丧。

留植精舍中,远挈防根伤。

他时京岘下,不比野蒿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麦门冬于符公院
梅尧臣

佳人种碧草,所爱凌风霜。
佳人昔已殁,草色尚苍苍。
陆行载以车,水行载以航。
于今五六年,与我道路长。
思人不忍弃,期植寒冢傍。
我嗟复北去,安得毕此丧。
留植精舍中,远挈防根伤。
他时京岘下,不比野蒿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已故爱人的思念与哀伤。诗中提到,佳人曾亲手种下了碧草,尽管她已经去世,草色依然青翠。在陆地上用车载着,水边以船航行,如今已经过去五六年,路途漫长。思念之情让人不忍舍弃,期望能在她的寒冢旁栽种草木。我感叹再一次北去,怎样才能结束这段哀伤呢?希望能在幽静的精舍中留植,远离根部受伤的忧虑。将来在京岘下,所看之景又与野蒿不同。

注释

  • 佳人:指诗人所爱之人。
  • 碧草:形容草木青翠。
  • 寒冢:指的是已故者的墓地。
  • 精舍:指安静的居所或寺庙。
  • 京岘:可能指京城附近的山岘,景色优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子华,号石湖,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表达深厚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梅尧臣对故人的追忆之情,反映了他内心对爱情与生命无常的感慨。在经历了亲人的离去后,诗人通过栽种草木来寄托情感,表现出对生命与记忆的执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意象与深沉的情感交织,呈现了诗人对逝去爱人的思念。诗歌开头以“佳人种碧草”引入,描绘出佳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然而,随着“佳人昔已殁”的出现,情感的基调转为哀伤。诗人不仅缅怀逝者的美好,也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五六年的流逝让思念愈加沉重。

整首诗在描绘景物的同时,蕴含着深刻的情感,表现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逝去时光的叹息。诗人通过对草木的栽种,表达出希望与寄托,试图在自然中寻找情感的延续。最后的意象“京岘下”的提及,提示着未来的可能与不确定,使整首诗虽以哀怨开篇,却在结尾处留有一丝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佳人种碧草,所爱凌风霜:描写佳人种草的情景,体现出她的温柔与坚韧。
  • 佳人昔已殁,草色尚苍苍:转折之处,佳人虽已去世,但草木依然生机勃勃。
  • 陆行载以车,水行载以航:借助人们的出行方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继续。
  • 于今五六年,与我道路长:时间的流逝让思念愈加深重。
  • 思人不忍弃,期植寒冢傍: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期待能在她的墓旁种草。
  • 我嗟复北去,安得毕此丧:感叹自己将要离去,无法完全摆脱丧失的痛苦。
  • 留植精舍中,远挈防根伤:希望能在安静的地方种植,以避免伤害根部的忧虑。
  • 他时京岘下,不比野蒿黄:展望未来的可能,强调景物的变化与独特。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佳人种碧草”中的“佳人”不仅是形象的代称,更有情感的寄托;“草色尚苍苍”则是对生命力的描绘。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抒发对逝者的思念与哀伤,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情感的延续,表达了对爱与记忆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佳人:象征着爱情与美好记忆。
  • 碧草:代表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和谐。
  • 寒冢:指逝者的安息之地,充满了哀伤。
  • 京岘:象征未来的希望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佳人”指的是谁? A. 朋友
    B. 亲人
    C. 爱人
    D. 师长

  2. 诗中提到的“寒冢”指的是什么? A. 冷清的地方
    B. 逝者的墓地
    C. 一种草木
    D. 诗人的家

  3. 诗人想在寒冢旁植什么? A. 花
    B. 草
    C. 树
    D. 竹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
  • 《夜泊牛津》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长恨歌》相对照,梅尧臣的这首诗更加注重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长恨歌》则更多地探讨爱情的悲剧与历史的长河。两者都展现了对逝去爱情的感怀,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