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翟文中》
时间: 2025-01-11 20:08: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君留越甸长怀我,我在京华几梦君。
佳句每从愁里得,远书忽向病中闻。
船来海口人争岸,兵满淮南火照云。
今日临风倍凄断,白头清泪共纷纷。
白话文翻译:
你在越甸地区思念我,而我在京城里却常常梦见你。
每次写出佳句,都是从愁苦中得到的,远方的书信忽然在我生病时送到。
船只抵达海口,岸上人们争相迎接,淮南满是兵器,火光照亮了天空。
今天在风中感到更加凄凉,白发苍苍的我泪水纷飞。
注释:
字词注释:
- 越甸:指越地,即今越南地区,诗中用以指代远方。
- 京华:指京城,即当时的都城,象征繁华与喧闹。
- 佳句:美好的诗句。
- 远书:来自远方的书信。
- 海口:指海边的港口。
- 兵满淮南:指淮南地区兵员众多,暗示战乱。
- 白头:形容年老,白发苍苍。
- 清泪:形容眼泪清澈,表达深情的悲伤。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表露出战乱与思乡的主题,反映了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翥,元代诗人,字子华,号潜溪,浙江人。他的诗风多表现出对人生感慨与忧伤,常常以个人情感映射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时期,诗人身处动乱之中,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当下社会的忧虑。
诗歌鉴赏:
《怀翟文中》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以“怀念”作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他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忧虑。开头两句,诗人写道“君留越甸长怀我,我在京华几梦君”,显示出两地分离的无奈和心中的思念。接下来的“佳句每从愁里得,远书忽向病中闻”,则揭示了诗人因思念而生出的愁苦,书信的到来虽让人感到欣慰,但也在病中显得更加无力。
中间两句“船来海口人争岸,兵满淮南火照云”,描绘了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战争的阴影笼罩着人们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的思乡情愫愈发浓烈,最终在“今日临风倍凄断,白头清泪共纷纷”中达到高潮,表现出他深切的孤独与悲伤。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借助自然景物描绘出内心的愁苦与思念,表现了诗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无助,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留越甸长怀我:你在越南地区长久地想念我,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我在京华几梦君:我在京城中几次梦见你,反映出思念之深。
- 佳句每从愁里得:美好的诗句总是从我的愁苦中得到灵感,暗示诗人因思念而创作。
- 远书忽向病中闻:远方的书信突然在我生病时送到,带来了一丝慰藉。
- 船来海口人争岸:船只抵达海口,岸上的人们争相迎接,描绘了热闹的场景,但也暗含人们对战争的恐惧。
- 兵满淮南火照云:淮南地区兵员众多,火光照亮了天空,暗示了战乱的残酷。
- 今日临风倍凄断:今天在风中感到更加凄凉,表现出孤独与无助。
- 白头清泪共纷纷:年老的我眼泪如雨般纷飞,表达了深切的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愁苦,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清泪共纷纷”的描写,赋予泪水以情感,使人感同身受。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思念与战乱展开,表达了对故友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社会动荡的无奈。诗人在思乡之情中流露出对人生命运的无常感,表现了深刻的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越甸:象征远方与思念。
- 京华:代表繁华与孤独对照。
- 海口:象征归属与离散。
- 兵与火:象征战争与动荡,暗示社会的不安。
- 白头与清泪:象征时光流逝与内心的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君留越甸”指的是哪个地方? a) 越南
b) 京城
c) 淮南 -
“佳句每从愁里得”意味着什么? a) 诗人快乐时写的诗
b) 诗人因愁苦而有灵感
c) 诗人不再写诗 -
“今日临风倍凄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悲伤
c) 兴奋
答案:
- a) 越南
- b) 诗人因愁苦而有灵感
- b) 孤独与悲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思念之情。
- 李白的《静夜思》: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
诗词对比:
比较张翥的《怀翟文中》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思念之情,但张翥的诗中更多地融入了社会动荡的背景,情感更加复杂,而李白则以简单的自然景物表达了深切的故乡情结。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歌选》
- 《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