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敬初郯九成》
时间: 2025-01-24 14:45: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昨阊门绾柳条,
远烦相送过枫桥。
夕阳陌上东西路,
春水江头早晚潮。
老境此心惟白社,
英年何处不青霄。
诗林别后应俱进,
时遣邮筒慰寂寥。
白话文翻译
想起昨天在阊门前绾起柳枝的情景,
远道送别时经过枫桥。
夕阳照耀在东西方向的道路上,
春水在江头涨落潮汐。
在这老境中,内心只求安宁,
而年轻时何处不在青天之下。
自从在诗坛分别后,大家都应有所进步,
不时寄来信件,慰藉我这寂寥的心情。
注释
- 阊门:古时城市的一个门,阊门指代长安的城门,这里象征着离别。
- 绾:绑、系。
- 柳条:柳树的枝条,象征着柔美和离别。
- 枫桥:指代一个风景名胜,常在诗中出现,代表着送别的场景。
- 夕阳:指傍晚的阳光,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早晚潮:春水的潮汐变化,象征着人生的起伏。
- 白社:指静谧的地方,象征内心的安宁。
- 青霄:蔚蓝的天空,常用以形容年轻的理想与抱负。
- 邮筒:寄信的工具,象征着联系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翥,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离愁和思念。其诗多用典雅的语言,情感深邃,善于描绘自然景观与人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送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寄陈敬初郯九成》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哲理的送别诗。诗人在回忆中感受到离别的痛苦与时间的流逝。开篇以“忆昨阊门绾柳条”引入,生动描绘了送别的场景,柳条象征着离别的伤感,令人感同身受。接下来的“远烦相送过枫桥”,则进一步渲染了送别的情景,让人感到那份不舍。
夕阳的描写,既是时间的流逝,也是人生步入老境的隐喻。“老境此心惟白社”,表达了诗人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孤寂。接下来的“英年何处不青霄”,则是对年轻时理想的追忆与反思,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诗林别后应俱进”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与鼓励,尽管身处异地,但友谊依然存在,彼此间的思念通过信件传递,带来慰藉。这首诗不仅有着深厚的情感,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让人感慨万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忆昨阊门绾柳条:回忆起昨日在阊门前,绑着柳条的情景,暗示离别的愁绪。
- 远烦相送过枫桥:远道送别的辛苦,经过枫桥,增强了离别的情感。
- 夕阳陌上东西路:夕阳下的东西道路,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选择。
- 春水江头早晚潮:春水涨落的潮汐,隐喻人生的起伏与变化。
- 老境此心惟白社:在老年时,内心只求安宁与平和。
- 英年何处不青霄:年轻时理想远大,充满希望,反映了对过往的怀念。
- 诗林别后应俱进:自从诗坛别后,大家都应有所成长与进步。
- 时遣邮筒慰寂寥:不时寄信来,安慰我寂寞的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春水江头早晚潮”比喻人生的起伏。
- 对仗:如“夕阳陌上东西路”中的“东西”与“陌上”形成对仗。
- 拟人:如“时遣邮筒慰寂寥”,赋予邮筒情感化的功能。
意象分析
- 柳条:象征离别与柔情。
- 枫桥:代表送别的场景,具有文化内涵。
- 夕阳:隐喻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春水:象征生命的变化与起伏。
- 白社:象征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个意象象征离别?
- A. 柳条
- B. 夕阳
- C. 春水
- D. 邮筒
-
“老境此心惟白社”中的“白社”指代什么?
- A. 诗歌
- B. 安宁
- C. 青春
- D. 友谊
-
诗中提到的“枫桥”象征什么?
- A. 美好的回忆
- B. 离别的场景
- C. 生活的理想
- D. 自然的美景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的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 《江雪》:柳宗元的诗,描绘孤独与思念,也有离愁的意味。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与张翥《寄陈敬初郯九成》相对比,前者着重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后者则更注重内心的情感与思考,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主题。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对元代诗人的作品与风格进行深入探讨。
- 《古诗文赏析》:收录了多首古诗的赏析与解读,适合学习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