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戚里纷丝竹,侯家盛绮罗。
时艰民力尽,世赏国恩多。
驰道仍骖乘,严城向枕戈。
北风吹不歇,萧瑟楚狂歌。
白话文翻译:
在戚里,竹丝纷飞;在侯家,绮罗盛行。
当今时局艰难,百姓的力量已尽,然而世人对国家的恩惠却日益增多。
驰骋的道路上仍有马车,严密的城池前方则是枕戈待旦。
北风刮个不停,萧瑟之音伴随着楚地的狂歌。
注释:
- 戚里:指吴国伦所处的地方。
- 纷丝竹:丝竹指乐器,纷飞则形容音乐声响的热闹。
- 侯家:指豪门世族,盛绮罗意指富贵和奢华。
- 时艰:指时局艰难,形容当时的社会状况。
- 民力尽:百姓的力量已消耗殆尽。
- 世赏国恩多:世人对国家的恩惠感激之情日益增加。
- 驰道:指快速的道路。
- 骖乘:驾车出行。
- 严城:指坚固的城池。
- 枕戈:形容战争准备状态。
- 北风吹不歇:北风持续不断,象征着寒冷与萧瑟。
- 楚狂歌:楚地的狂歌,表现出一种凄凉的音乐气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国伦,明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其作品多描写社会现实与个人感受,风格上常带有忧国忧民的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人通过描写豪门的奢华与百姓的艰难,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与个人的感慨。
诗歌鉴赏:
《暮秋感怀三首》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示了豪门与百姓之间的巨大差距。开篇以“戚里纷丝竹”与“侯家盛绮罗”引入,二者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当时社会的奢华与贫困并存的现象。诗中的“时艰民力尽”更是道出了百姓在动荡时代的无奈与苦楚,令人感受到浓厚的忧伤与无力感。
接下来的“驰道仍骖乘”则暗示着即便在困境中,依然有人可以享受奢华的生活,显示出社会的不公。而“严城向枕戈”则引出战争的危机感,体现出国家的动荡与战乱。最后一句“北风吹不歇,萧瑟楚狂歌”以自然景象与音乐的结合,传达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与无奈,北风的凛冽象征着严酷的现实,楚地的狂歌则更显得孤独与悲凉。
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意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戚里纷丝竹:描写音乐的热闹,暗示地方生活的多样性。
- 侯家盛绮罗:豪门的奢华,强调社会的贫富差异。
- 时艰民力尽:直接表述社会的苦难,揭示百姓的困苦。
- 世赏国恩多:对比之下,反映出人们对国家恩惠的感激。
- 驰道仍骖乘:隐喻有些人依旧可以安享生活。
- 严城向枕戈:战争的阴影笼罩,描绘出紧张的社会气氛。
- 北风吹不歇:自然的严寒与社会的冷酷呼应。
- 萧瑟楚狂歌:音乐带来的孤独感,渲染出诗人的内心情感。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豪门与百姓的对比,强调社会的不公。
- 意象:北风、丝竹、豪华服饰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层次。
- 象征:北风象征着困苦与寒冷,楚狂歌则寓意不安与悲凉。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与感慨,揭示了在动荡时代下百姓的痛苦与豪门的奢华之间的对立,表现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丝竹:音响热闹,象征社交生活的繁华。
- 绮罗:奢华的服饰,反映富贵家庭的奢侈生活。
- 北风:象征寒冷与艰难的现实。
- 枕戈:战争的准备状态,暗示社会动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侯家”指的是: A. 普通百姓
B. 豪门世族
C. 官员 -
“北风吹不歇”中,北风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友谊
C. 寒冷与困苦 -
诗中的“时艰民力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轻松愉快
B. 忧国忧民
C. 个人得意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将《暮秋感怀三首》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两首诗都涉及对生活的感慨,但李白的诗强调个人的豪情壮志,而吴国伦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的苦难,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