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生查子(浙江)
吴礼之 〔宋代〕
吴山与越山,相对摩今古。
袅缆浙江亭,回首西兴渡。
区区名利人,无分香闺住。
匆遽促征鞍,又入临平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吴山与越山相对而立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在浙江亭边缆船的情景。回望西兴渡,诗人感叹名利之人无法真正享受生活,而自己也不得不匆忙上路,继续前行至临平。
注释:
- 吴山、越山:指浙江省的两座山,象征着自然的对比与历史的久远。
- 袅缆:意指缆绳轻轻摇曳的样子,表现出宁静的气氛。
- 浙江亭:可能是指浙江的某个著名亭子,作为诗人的游览之所。
- 西兴渡:指的是西兴渡口,是诗人所回望的地方,寓意着离别与思念。
- 香闺:指女子的居所,这里用来形容那些沉迷于名利的人。
- 匆遽促征鞍:形容匆忙的赶路,表明诗人的急切心情。
- 临平路:指的是通往临平的道路,象征着远行的方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礼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风光,表达个人情感,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吴礼之游历浙江时,反映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在当时,士人往往追求名利,而诗人则选择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宁静。
诗歌鉴赏:
《生查子(浙江)》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词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通过吴山与越山的对比,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而“袅缆浙江亭”的描写则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这种对比不仅是自然的对比,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反映。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区区名利人”来表达对世俗名利的轻视,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最后,“匆遽促征鞍,又入临平路”则表现了诗人行走在路途上的匆忙和无奈,仿佛在告诫读者,追逐名利只会让人失去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浓厚的思乡之情和对浮华世俗的反思,情景交融,意蕴深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吴山与越山,相对摩今古。”:描绘了吴山与越山的壮丽,对比了古今的变化。
- 第二句:“袅缆浙江亭,回首西兴渡。”:表现了诗人在浙江亭缆船时的悠然自得,回望过去的思绪。
- 第三句:“区区名利人,无分香闺住。”:表达了对追求名利之人的讽刺与批判。
- 第四句:“匆遽促征鞍,又入临平路。”:表现了诗人行路的急迫,暗示对生活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吴山与越山”、“袅缆浙江亭”,形成了美妙的音韵。
- 比喻:如“香闺”比喻女子的生活,暗指名利之人。
- 意象:山水、亭、渡等意象,增强了诗的画面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名利的淡泊,反映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吴山与越山:象征着宏伟与历史的积淀。
- 浙江亭:代表着诗人心灵的栖息之地。
- 香闺:隐喻名利与世俗,表现对人情世故的失望。
- 征鞍:象征着旅途的匆忙,暗示生活的急促与忙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吴山与越山的关系是: A. 兄弟
B. 对立
C. 相互依存
D. 无关 -
诗中提到的“香闺”是指: A. 自然景观
B. 富贵之地
C. 女子的居所
D. 诗人的家 -
“匆遽促征鞍”表达了诗人的: A. 悠闲
B. 无奈
C. 兴奋
D. 放松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生查子(浙江)》与《静夜思》,两者均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与对自然的赞美,但《生查子》更关注世俗与内心的对比,而《静夜思》则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吴礼之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