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回兄和篇甚佳信笔再用韵》
时间: 2025-04-27 05:52: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犁扫终当尽穴庭,将军夫岂但婴城。何妨水潦威曹贼,应以风声慑晋兵。中立运筹飞凯奏,昌黎吮笔草歌行。开年东作吾何在,野老相携话故情。
白话文翻译:
耕犁扫除后,庭院的杂草终究会被清理干净,而将军难道只会围守城池吗?即使水流湍急,也会威胁到敌人,应该用风声来震慑晋国的军队。中立的地方运筹帷幄,奏响胜利的乐章,昌黎(王昌龄)用笔写下草野的诗歌。新的一年开始了,我又在哪里呢?田野里的老人相携而谈,诉说着往日的情感。
注释:
- 犁扫:用犁耕作,象征清理杂草。
- 穴庭:庭院,指家庭生活的地方。
- 将军夫岂但婴城:将军不仅仅是守城,他还应该有更大的抱负。
- 水潦:急流,指敌人的威胁。
- 风声:象征气势和威慑。
- 中立运筹:在中立的地方策划和筹划。
- 昌黎:指王昌龄,著名诗人,代表了诗歌的传统。
- 野老相携:指在乡间的老农相互陪伴,表达乡土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潜(约1100-1160),字子澄,号潜溪,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生活与战争之间的对比,反映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与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田园生活与战争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局的深切思考。开头的“犁扫终当尽穴庭”描绘了劳作的景象,透露出一种宁静的乡村生活气息。而“将军夫岂但婴城”则转向了战争,表明将军的责任不仅仅是守城,更应该积极出击,捍卫家国。接着,诗人以“何妨水潦威曹贼”来强调即便在逆境中也要勇于迎战,体现了抗争精神与豪情。最后,诗中的“开年东作吾何在”则带有对未来的迷茫,表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与对故人的思念,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显惆怅的氛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犁扫终当尽穴庭”:描绘辛勤劳动的场景,隐喻生活的希望。
- “将军夫岂但婴城”:质疑将军只守城的态度,呼唤主动出击。
- “何妨水潦威曹贼”:即使环境艰难,也要勇于对抗敌人。
- “应以风声慑晋兵”:用气势去震慑敌人,展现勇气和智慧。
- “中立运筹飞凯奏”:在中立的地方进行筹划,象征着战略思考。
- “昌黎吮笔草歌行”:提及王昌龄,强调诗歌的力量。
- “开年东作吾何在”:对未来的迷茫,表现对生活的思考。
- “野老相携话故情”:乡间老人的陪伴,表达对往事的怀念。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犁扫”与“将军”,形成鲜明的对比。
- 隐喻:水流、风声象征环境与气势,表现出战争的复杂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与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反映了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义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 犁:象征着劳动与希望。
- 将军:代表责任与勇气。
- 水潦:象征困境与敌人的威胁。
- 风声:象征气势与威慑。
- 昌黎:代表诗歌的力量与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犁扫”主要指什么? A. 战争
B. 耕作
C. 旅行
答案:B -
“何妨水潦威曹贼”中“水潦”指的是什么? A. 农田
B. 急流
C. 战士
答案:B -
诗中的“昌黎”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王昌龄
C. 杜甫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吴潜与王维:吴潜更关注家庭和社会的联系,而王维则更注重个人与自然的和谐。
- 吴潜与李白:吴潜的诗歌风格朴实,注重现实生活,而李白则较为豪放,追求自由与奔放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