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用喜雨韵三首》
时间: 2025-01-10 22:41: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喜极夫何恨不禁,五更霜角夜声沈。
滴残塞北征夫泪,点碎江南游子心。
久客情怀愁似织,休官时候梦非簪。
宝陀老子相怜否,苦海应援绠万寻。
白话文翻译:
喜悦到极点,为什么会有无法抑制的遗憾呢?
清晨五更时分,霜冷的角声在夜里沉沉作响。
北方战士的泪水滴落,碎成了江南游子的心思。
在外漂泊已久,愁苦的情怀就像织布一样,
闲暇的官位时间里,梦中不再是那支簪子。
宝陀山上的老子是否也会怜悯我?
在苦海中,我应当用绳索来援救自己,绳索如万寻般长。
注释:
- 喜极:极度高兴。
- 何恨不禁:有什么可恨的,无法停止。
- 五更:指黎明前的时分。
- 霜角:指清晨的霜冷,角声即号角声。
- 泪:此处指北方征战士兵的悲伤。
- 游子心:指在外漂泊的人的思乡之情。
- 久客:长时间在外的客人。
- 梦非簪:指梦境中已不再是曾经的美好。
- 宝陀老子:指道教的老子,象征智慧和慈悲。
- 苦海:比喻生活中的苦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怀为主。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同时也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感受,以及对游子心情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离别、思乡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喜雨”为题,开篇便以“喜极”两字引入,表明诗人因喜悦而隐含的遗憾。诗中描绘了北方战士和江南游子的心情,展现了一个在战乱与漂泊中人们的复杂情感。通过“滴残塞北征夫泪,点碎江南游子心”,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两者的共鸣与悲伤。
“久客情怀愁似织”,这一句以“织”比喻愁苦,形象地表达了长时间在外的游子心中愁绪的缠绵与复杂。“休官时候梦非簪”,则是在诗人闲暇之际,回首往昔,发现曾经的美好已不再,梦中的簪子象征着失去的青春和美好。
最后两句提及老子与苦海,暗示了对智慧的追寻与对苦难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融入了诗人对家国、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深邃而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喜极夫何恨不禁:表达了极度的喜悦中潜藏的遗憾。
- 五更霜角夜声沈:描述了清晨时分,寒霜的笛声在夜空中回荡。
- 滴残塞北征夫泪:北方征战士兵的泪水如雨滴般落下。
- 点碎江南游子心:游子因思念故乡而心碎的感觉。
- 久客情怀愁似织:长时间在外的游子,愁苦的情绪如织布般交织。
- 休官时候梦非簪:闲暇时光的梦境已不再是简单的美好。
- 宝陀老子相怜否:询问老子是否会对自己表示怜悯。
- 苦海应援绠万寻:在苦难的海洋中,期望找到救援之绳。
修辞手法:
- 对比:北方和江南的对比,体现了不同地域游子共同的情感。
- 比喻:将愁苦比作织布,形象生动。
- 拟人:将老子赋予了人性的情感,增强了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思乡的感慨,以及对人生苦难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喜悦与悲伤的对比,传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基调,令人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象征寒冷、孤独的思绪。
- 泪:代表离别、思念的情感。
- 游子:象征漂泊人,寄托了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 老子:智慧的象征,代表对人生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五更”指的是哪一时段?
- A. 清晨
- B. 正午
- C. 黄昏
-
“滴残塞北征夫泪”中的“塞北”指哪个地方?
- A. 南方
- B. 北方
- C. 西方
-
诗中“梦非簪”中的“簪”象征什么?
- A. 事业
- B. 美好回忆
- C. 亲情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十用喜雨韵》:两首诗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前者更为直接,后者则通过对比与隐喻展现情感的复杂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解读》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