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雨(和韵刘制几立秋夜观月,喜雨)》

时间: 2025-01-10 22:50:09

不嫌天上云遮月。

雨来正是双绝。

雷公驱电母,尽收卷、十分袢热。

三更又报初秋了,少待他、西风凄冽。

灵司话头莫说。

且唱饮、刘郎一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吴潜的《秋夜雨》

不嫌天上云遮月。
雨来正是双绝。
雷公驱电母,
尽收卷十分袢热。
三更又报初秋了,
少待他西风凄冽。
灵司话头莫说。
且唱饮刘郎一阕。

白话文翻译:

这夜空中的云朵遮住了明月,我并不觉得厌烦。
因为这一场雨恰好是双重美好。
雷公驱赶着电母,
把那热浪全都收拢。
凌晨三点又传来初秋的消息,
只需等待那凄冷的西风吹来。
与其说这些不如不提,
不如与刘郎共饮一曲。

注释:

  • 不嫌:不觉得厌烦。
  • 双绝:双重的美好,指雨和月的景致。
  • 雷公:古代神话中的雷神。
  • 电母:指雷神的配偶,象征闪电。
  • 卷十分袢热:形容把热气都卷走。
  • 灵司:可能指某种神灵或人。
  • 刘郎:刘郎即刘备,指代与朋友聚会饮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在宋代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以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故为主。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立秋之夜,正值秋雨绵绵之时,诗人以雨景为背景,抒发对秋夜的情感。诗中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以及对友人聚会的向往。

诗歌鉴赏:

吴潜的《秋夜雨》是一首表现秋夜景致的诗作,诗人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全诗的开头便以“不嫌天上云遮月”引入,表现出一种淡然与从容,似乎在说即使月亮被云遮住了,自己也不觉得失落。接着,诗人提到雨的来临,并将其视作一种美好的体验,显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雷公和电母的形象则增加了诗的神秘感,仿佛自然在欢快地进行一场大合奏。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三更又报初秋了”,传递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暗示着季节的更替。随着初秋的到来,诗人似乎在等待着西风的到来,感受季节变换带来的凄凉之感。最后一句“且唱饮刘郎一阕”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渴望与友人一同共饮,享受生活的乐趣,反映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中,融入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与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嫌天上云遮月:表达了诗人对环境的宽容,内心的宁静。
  2. 雨来正是双绝:雨的到来带来双重美好,既有清新的空气,也有迷人的景致。
  3. 雷公驱电母:借用神话中的形象来表现自然现象,增添了诗意。
  4. 尽收卷十分袢热:形象地描绘了雨水带走炎热的场景。
  5. 三更又报初秋了:时间的推移,暗示季节的变化。
  6. 少待他西风凄冽:期待西风来临,感受秋天的凉意。
  7. 灵司话头莫说:不再多谈这些事,转向另一种情感。
  8. 且唱饮刘郎一阕:与友人共饮,展现了生活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拟人化,使得诗句更具情感。
  • 对仗:如“云遮月”和“雨来双绝”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自然与人情的交融,既表现了对秋夜景致的赞美,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传达了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着遮蔽与隐晦,带有一种神秘感。
  • :象征着洗净与新生,带来清新的空气。
  • 雷公与电母:象征自然力量的交织,表现出自然的生动与力量。
  • 西风:象征着季节的变迁与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雨来正是双绝”指的是什么? A. 天气变化
    B. 友情
    C. 自然景色
    D. 人生哲理

  2. “不嫌天上云遮月”的意思是: A. 觉得失落
    B. 不在意
    C. 渴望光明
    D. 感到悲伤

  3.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着: A. 春天
    B. 秋天
    C. 夏天
    D. 冬天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对比吴潜的《秋夜雨》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景象的感悟与人生哲理,但吴潜更注重于秋夜的细腻感受,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社会动荡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具特色,却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