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四首寄呈彭孟阳 其一》
时间: 2025-01-25 23:41: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桃花如面趁花朝,
举袂临风每欲飘。
刺史十年曾结币,
仙郎终日教吹箫。
钗横绿坠春云鬓,
酒尽红生暮雨潮。
奈可但随流水去,
故饶芳恨写芭蕉。
白话文翻译
桃花宛如美女的面庞,趁着花朝的美景,
我举袖迎风常想要飘舞。
刺史十年曾与我结下了情缘,
而那位仙郎却整日教我吹箫。
钗子横插,绿色的坠子垂挂在春天如云的鬓发上,
酒喝尽了,红色的酒液在暮雨中泛起潮涌。
可惜我只能随流水而去,
因此愈发怀念那份芳香恨意,写下芭蕉的诗句。
注释
- 桃花如面:形容桃花娇艳如女子的脸庞。
- 举袂:举起衣袖,形容轻盈飘逸的动作。
- 刺史:古时地方官员,曾掌管一方政务。
- 仙郎:指风流倜傥的男子,可能是指诗人心中的理想之人。
- 钗横绿坠:头饰横插,绿色的坠子垂挂,描绘女子的妆饰。
- 故饶芳恨:因而更加怀念和惆怅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乔,明代诗人,字德甫,号秋水,生于江西。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常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往昔情感的回忆,展现了春天的美景与人生的感慨,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与情感世界。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桃花作为引子,勾勒出一个春意盎然的画面,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过往情感的追忆。开头的“桃花如面”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中女性的柔美和惆怅。接下来的“举袂临风每欲飘”更是通过动感的描写,使人感受到春风的轻柔以及心中那份渴望的情绪。
诗中提到的“刺史十年曾结币”和“仙郎终日教吹箫”,则反映了诗人对于曾经关系的回顾与思考,似乎对往昔情感的难忘与追求。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通过“钗横绿坠春云鬓”描绘出美丽女子的形象,营造出一种柔美而惆怅的气氛。
最后两句“奈可但随流水去,故饶芳恨写芭蕉”,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记忆的深切怀念。诗人在流水与芭蕉中,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失去的惋惜,情感十分细腻,意境深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桃花如面趁花朝:桃花盛开,似女子的容颜,暗指春天的美丽。
- 举袂临风每欲飘:轻轻地举起衣袖,迎风欲舞,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自由和渴望。
- 刺史十年曾结币:提到往昔与刺史的缘分,显露出对过往的怀念。
- 仙郎终日教吹箫:理想中的情人教她吹箫,象征着美好的爱情与追求。
- 钗横绿坠春云鬓:描绘女子的妆容,体现了春天的生机和女性的优雅。
- 酒尽红生暮雨潮:酒已喝尽,酒色与暮雨交融,表现出一种凄凉的美感。
- 奈可但随流水去:无奈随流水而去,暗示时间的流逝。
- 故饶芳恨写芭蕉: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写下芭蕉,表达情感的深邃。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桃花如面”形象生动,突出春的美丽。
- 拟人:风中举袂,给人一种生动的感觉。
- 对仗:如“酒尽红生暮雨潮”,构成对仗与韵律。
-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过去情感的追忆,蕴含着对美好时光的缅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桃花:象征美丽与青春,代表春天的生机。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 芭蕉:常用以表达离愁别绪,寄托思念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刺史”指的是什么? A. 地方官员
B. 文人
C. 商人 -
“奈可但随流水去”表达了诗人的哪种情感? A. 快乐
B. 无奈
C. 愤怒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张乔的《无题四首》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张乔更多地关注于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更侧重于豪放与洒脱的情怀。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