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时间: 2025-01-10 21:50: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
作者:龚自珍 〔清代〕
虎头燕颔书生,相逢细把家门说。乾隆丙午,鲸波不靖,凤山围急。愤气成神,大招不反,东瀛荡坼。便璇闺夜闭,影形相吊,髽子矮,秋灯碧。宛宛玉钗一股,四十年寒光不蚀。微铿枕上,岂知中有,海天龙血。甲子吟钗,壬申以殉,钗飞吟歇。到而今,卷里钗声,如变徵,听还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书生与虎头燕颔的相遇,聊起家庭琐事。回顾乾隆年间,海浪翻腾,凤山的围困愈加紧迫。愤怒的情绪仿佛化为神明,任凭风云变幻,东海的波涛也无法平息。夜里,闺房闭锁,孤影相伴,灯下显得幽暗。四十年来,玉钗的光辉依旧,没有被岁月磨灭。枕边轻声细语,怎知内心深处的波澜。吟唱的声音与钗声如同时间的流逝,仿佛在转变,一切皆在耳边回响。
注释
- 虎头燕颔:形容书生仪表。
- 家门:指家族和家庭。
- 鲸波不靖:形容海浪翻腾不定。
- 凤山:可能指某一地名或象征。
- 影形相吊:形容孤独的状态。
- 宛宛玉钗:指美好的事物,四十年如一日。
- 海天龙血:可能象征心中的壮志。
- 甲子吟钗:指吟唱如同钗声,象征岁月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楚材,号雪舟,清代诗人、政治家,主张维新,是戊戌变法的先驱之一。他的诗歌以深情与豪情著称,常常表现对国家和社会的不满。
创作背景:这首《水龙吟》创作于清代,正值乾隆年间,国家政治动乱,而作者心中满怀愤懑与失落,诗中体现了他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水龙吟》是一首情感复杂且意象丰富的词作,龚自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个人情感与社会历史的交织。开篇用“虎头燕颔书生”引出一个书生的形象,既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又暗示了他在社会中的孤立无援。接着,诗人对历史的回顾与对现实的反思交替出现,特别是“鲸波不靖”和“凤山围急”的意象,表现了外界环境的动荡与不安,象征了国家的动乱。
在情感表达上,诗中有着强烈的孤独感,通过“影形相吊,髽子矮,秋灯碧”来表现内心的凄凉和对过往的怀念,而“宛宛玉钗一股,四十年寒光不蚀”则暗示着岁月的流逝与人心的坚定。全诗对比鲜明,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虎头燕颔书生:描绘书生的外貌与气质,带有英雄气概。
- 相逢细把家门说:叙述与他人相遇,分享家庭琐事,体现人情之暖。
- 鲸波不靖,凤山围急:象征国家动荡,外部环境的压力。
- 愤气成神:愤怒的情绪化为力量,暗含对社会不公的反抗。
- 影形相吊,髽子矮,秋灯碧:孤独的状态,秋灯的微弱光芒加深了孤寂。
- 宛宛玉钗一股,四十年寒光不蚀:岁月虽逝,但理想与信念依然坚定。
- 微铿枕上,岂知中有,海天龙血:内心深处的激情与痛苦,难以言表。
- 甲子吟钗,壬申以殉:时间的流逝与理想的追求,似乎伴随而生。
- 卷里钗声,如变徵,听还裂:最后一声回响,带着对过去的思念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愤怒比作神明,表现出其不可抑制的力量。
- 拟人:将情感赋予物体,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影形相吊”和“秋灯碧”,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个人的孤独感以及对理想的追求。诗中情感深邃,反映了个人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生:象征知识分子,代表着理想与追求。
- 海浪:象征变幻不定的外部环境,暗示社会动荡。
- 玉钗:代表美好与坚韧,象征着不屈的理想。
- 秋灯:象征孤独与凄凉,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文化内涵: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与命运,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态与社会责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水龙吟》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龚自珍
C. 杜甫
D. 苏轼 -
诗中的“鲸波不靖”象征什么? A. 内心的安宁
B. 家庭幸福
C. 国家动荡
D. 个人理想 -
“宛宛玉钗”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金钱
B. 美好与坚韧
C. 友谊
D. 权力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登高》与《水龙吟》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的孤独,但杜甫更为直白,龚自珍则通过细腻的意象表达情感。
参考资料
- 《龚自珍全集》
- 《清代诗词选读》
-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