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挽人》
时间: 2025-01-10 22:19: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挽人
作者: 王蛰堪
百年经眼烟云,一腔孤愤何堪拟。
差如放逐,汨罗江畔,行吟屈子。
化碧沉埋,哀深最怕,心犹难死。
纵恩仇未泯,羁缠脱尽,云归去,应无泪。
漫道斯人已矣,证千秋名垂青史。
腥风血雨,奔雷惊电,此时还记。
劫换沧桑,问谁能保,生前荣毁。
待群峰怒吼,神州震荡,唤天公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百年历史如烟云般消逝,诗人心中满是孤独与愤懑,难以抒发。与其说是被放逐,不如说是站在汨罗江畔吟唱屈原的遗作。被埋藏的情感化为碧水,最深的哀伤让人心难以释怀。尽管恩怨未了,羁绊已解,云归之时应无泪流。人们常说这位伟人已逝,但他的名声将流传千秋,永载青史。腥风血雨与惊天动地的雷声,至今仍铭刻于心。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变迁,谁能保障生前的荣华与毁灭?待到群山怒吼、神州震荡之时,呼唤天公沉醉于此。
注释
- 百年:指历史的漫长,象征着对过往的追忆。
- 孤愤:孤独的愤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不甘。
- 汨罗江:与屈原相关的名江,传达对屈原的怀念。
- 化碧沉埋:隐喻情感的消逝与沉寂。
- 腥风血雨:历史上动荡不安的象征。
- 群峰怒吼:自然界的壮丽景象,暗示着对未来的希望与呐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蛰堪,现代诗人,以其深邃的思想和鲜明的个性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人性的探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历史变迁之际,诗人感受到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孤独,试图通过诗歌表达对逝去英杰的追念与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水龙吟·挽人》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情感深度的作品。诗人以对历史的回顾开始,表达了对过去的无尽感慨。开头的“百年经眼烟云”不仅呈现了历史的流逝,也暗示了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无奈。接着,通过“汨罗江畔,行吟屈子”的意象,诗人与屈原的悲剧相联系,传达了对历史英雄的追忆与敬仰。
诗中的“化碧沉埋”一语,象征着深埋心底的哀伤与无奈,而“纵恩仇未泯,羁缠脱尽,云归去,应无泪”则进一步反映出诗人对情感的释怀与超脱。尽管历史充满了腥风血雨,诗人依然铭记着那些波澜壮阔的时刻。
最后,诗人通过“待群峰怒吼,神州震荡,唤天公醉”展现出一种激昂的情感,似乎在呼唤重振与希望。这种情感的转折与升华,使整首诗充满了力量与生命的张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百年经眼烟云:回忆历史,时间如烟云般流逝。
- 一腔孤愤何堪拟:内心愤懑无处倾诉,感到无奈。
- 差如放逐,汨罗江畔:将自己比作被放逐者,站在屈原的故地。
- 化碧沉埋:内心的情感如水般沉淀。
- 哀深最怕,心犹难死:深切的哀伤让人难以释怀。
- 纵恩仇未泯,羁缠脱尽:虽然恩怨未了,已经摆脱羁绊。
- 漫道斯人已矣:外界说这位伟人已经去世。
- 证千秋名垂青史:他的名声将永载史册。
- 腥风血雨,奔雷惊电:历史的动荡。
- 劫换沧桑,问谁能保,生前荣毁:经历了历史的变迁,谁能确保生前的荣华。
- 待群峰怒吼,神州震荡:期待未来的希望与变革。
修辞手法
- 比喻:历史比作烟云,表达其虚幻与遥远。
- 对仗:如“腥风血雨,奔雷惊电”,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气势。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加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切思考与对逝去英雄的怀念,包含着诗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汨罗江:悲壮与怀念,象征屈原的伟大与悲伤。
- 碧水:象征沉淀的情感与哀伤。
- 群峰:自然的力量,象征希望与振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汨罗江”与哪位历史人物相关?
- A. 李白
- B. 屈原
- C. 杜甫
-
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悲伤与孤独
- B. 欢乐与庆祝
- C. 平淡与无聊
-
“腥风血雨”描绘的是:
- A. 自然灾害
- B. 历史动荡
- C. 和平时期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命运的抗争。
- 《长恨歌》:白居易的经典作品,探讨了爱情与历史。
诗词对比
- 王蛰堪的《水龙吟·挽人》与屈原的《离骚》,两者都体现了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但前者更强调历史的沧桑与情感的超脱,而后者则更为沉重,体现了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屈原研究》
- 《王蛰堪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