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鞍态(同前)》

时间: 2025-04-27 08:14:03

逢迎一笑金难买。

小樱唇、浅蛾黛。

玉环风调依然在。

想花下、攀鞍态。

伫倚碧云如有待。

望新月、为谁双拜。

细语人不闻,微风动、罗裙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逢迎一笑金难买。小樱唇浅蛾黛。玉环风调依然在。想花下攀鞍态。伫倚碧云如有待。望新月为谁双拜。细语人不闻,微风动罗裙带。

白话文翻译:

遇见你微笑时,金子也买不来那种欢愉。你那樱桃般的小嘴,淡淡的眉妆如同蝴蝶翅膀。那如玉环般的风韵依旧存在。想着在花下的骑马姿态,静静地倚靠在碧空之下,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望着新月,不知为谁双手合十祈祷。细语无人能听见,微风轻拂着你的裙带。

注释:

  • 逢迎:迎合他人,讨好他人。
  • 金难买:比喻微笑的宝贵,金钱无法购买。
  • 小樱唇:形容女子的嘴唇如樱桃般娇美。
  • 蛾黛:形容女子眉妆,像蛾子的翅膀一样轻盈。
  • 玉环:指美丽的女子,或是象征美好的风韵。
  • 攀鞍态:形容骑马的姿态,寓意优雅。
  • 伫倚:长时间地倚靠。
  • 新月:象征希望与新生。

典故解析:

  • 玉环: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代美丽的女子,类似于王嫱、王异等美人的典故。
  • 花下攀鞍:暗指古代贵族女子骑马的优雅姿态,反映出当时社交活动的场景。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贺铸(约1052年-1126年),字承允,号起居,山西太原人。其诗词以情感细腻、意境悠远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女性之美。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贺铸通过抒发个人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攀鞍态》是贺铸的一首绮丽动人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美丽女性的细腻描绘和浓厚的情感。诗中通过“逢迎一笑金难买”一语,直接表达出微笑的珍贵,暗示着情感的真挚与深厚。接着,作者用“小樱唇浅蛾黛”描绘出女子的容貌,展现出一种娇柔而又典雅的美感。

整首诗的意境如同一幅水墨画,清新而灵动,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尤其是“伫倚碧云如有待”,表达出一种静谧的期待,似乎在等待着什么美好的事情发生。最后一句“细语人不闻,微风动罗裙带”,更是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的渴望。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外在的美,更反映了内心的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充满了浪漫与思索,体现了贺铸诗词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逢迎一笑金难买”:微笑的价值无可比拟。
    • “小樱唇浅蛾黛”:细腻描绘女性的容貌。
    • “玉环风调依然在”:比喻女性的优雅依旧。
    • “想花下攀鞍态”:联想骑马的姿态,寓意优雅。
    • “伫倚碧云如有待”:静静倚靠,似在等待。
    • “望新月为谁双拜”:月亮的象征,寄托情感。
    • “细语人不闻,微风动罗裙带”:细语无人知,体现孤独与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以“金难买”比喻微笑的珍贵。
    • 拟人:将微风赋予了动感,生动形象。
    • 对仗:如“伫倚碧云”和“望新月”,形成和谐的音韵。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丽的赞美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气质。

意象分析:

  • :象征财富,表达微笑的珍贵。
  • 小樱唇:代表美丽的女性形象。
  • 新月:象征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 罗裙带:体现女性优雅的气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逢迎一笑金难买”意为:

    • A. 微笑的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
    • B. 微笑是买不到的
    • C. 微笑可以用金钱购买
  2. “小樱唇浅蛾黛”描绘的是:

    • A. 男子的嘴唇
    • B. 美丽女子的容貌
    • C. 一种花的颜色
  3. “微风动罗裙带”传达的情感是:

    • A. 快乐
    • B. 孤独与渴望
    • C. 恼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比较贺铸的《攀鞍态》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描绘了女性的美丽与情感,但贺铸更多地体现了优雅的气质,而李清照则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的详细解析与学习材料,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攀鞍态》的美感与情感,提升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