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法惠寺》

时间: 2025-01-26 03:09:41

驱马越飞涧,扬旌下回冈。

欻见层浮图,高风振琅璫。

重门壮且深,老柏森然行。

佛子出延客,投鞭步长廊。

中庭汲新泉,一饮生清凉。

孤坐兴登览,危梯趋上方。

萧萧荒竹林,檐外如环墙。

樵牧断行径,龙蛇知所藏。

山禽喜暄阳,啸侣何琅琅。

子规特殷勤,使人怀故乡。

引领落西北,暮色来苍茫。

一官早见縻,微尚久未偿。

明发复东去,斯游良不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法惠寺
作者:贺铸 〔宋代〕

驱马越飞涧,扬旌下回冈。
欻见层浮图,高风振琅璫。
重门壮且深,老柏森然行。
佛子出延客,投鞭步长廊。
中庭汲新泉,一饮生清凉。
孤坐兴登览,危梯趋上方。
萧萧荒竹林,檐外如环墙。
樵牧断行径,龙蛇知所藏。
山禽喜暄阳,啸侣何琅琅。
子规特殷勤,使人怀故乡。
引领落西北,暮色来苍茫。
一官早见縻,微尚久未偿。
明发复东去,斯游良不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骑马经过飞涧,旗帜迎风飘扬,俯瞩远方的山冈,忽然看到高耸的浮图,气势磅礴,钟声悠扬。寺院的重门巍峨且深邃,古老的柏树苍翠挺拔。寺中的僧人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诗人投鞭下马,步入长廊。中庭汲取新泉,饮下后感到无比清凉。诗人独坐兴致勃勃,攀登高梯,向上眺望。荒凉的竹林萧瑟,屋檐外形成环绕的墙壁。樵夫和牧人断绝了往来的小路,龙与蛇在暗处静藏。山中的鸟儿欢快地鸣叫,伴随它们的同伴声声悦耳。杜鹃鸟特别殷勤鸣叫,使人思念故乡。诗人引领着目光望向西北,暮色渐浓,景色苍茫。早已看见官职的束缚,微薄的俸禄长久未能得到满足。清晨再次出发,东去的旅程令这次游览铭记于心。

注释

  • 驱马:骑马奔驰。
  • 飞涧:飞跃小溪。
  • 扬旌:举起旗帜。
  • 层浮图:高耸的佛塔。
  • 琅璫:指钟声,表示佛教的宁静。
  • 重门:寺庙的门,象征庄重。
  • 森然行:形容老柏树生机勃勃。
  • 佛子:僧人。
  • 延客:招待客人。
  • 汲新泉:取新鲜的泉水。
  • 危梯:高而陡的梯子。
  • 萧萧荒竹林:荒凉的竹林。
  • 樵牧:樵夫和牧人,表示人迹罕至。
  • 龙蛇知所藏:隐喻深山中的生灵。
  • 子规:杜鹃鸟,代表思乡之情。
  • 暮色苍茫:黄昏时分,天空昏暗。
  • 官早见縻:官职的约束。
  • 微尚久未偿:生活条件拮据,未能满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 1052年-1125年),字方回,号香溪,晚号白云山人,北宋末年著名的词人和诗人,擅长小令和诗,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风光。他的诗词多描写山水、游历的见闻,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宿法惠寺》写于诗人游历法惠寺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对人生的思索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人文环境,反映了诗人游历时的心境以及对佛教文化的向往。

诗歌鉴赏

《宿法惠寺》是一首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诗。开篇即以“驱马越飞涧,扬旌下回冈”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诗人骑马经过飞涧,迎风飘扬的旗帜似乎象征着他的豪情和对自然的向往。接下来,诗人通过“欻见层浮图,高风振琅璫”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高远、清新的气氛,表现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

在描写寺院的环境时,诗人用“重门壮且深,老柏森然行”表达出寺庙的庄重与古老,这种古老的树木似乎在默默守护着这片宁静的圣地。接着,诗人描绘了僧人和来客的互动,表现出寺院的热情与宁静,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意境。

诗的中段描绘了诗人饮水、登高、观景的情景,“中庭汲新泉,一饮生清凉”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获得的宁静和清新。而“孤坐兴登览,危梯趋上方”则传达了他对更高境界的向往。

最后,诗人在“子规特殷勤,使人怀故乡”一句中,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杜鹃鸟的鸣叫更是点缀了这一情感,使得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描写中融入了浓厚的人文情感,形成了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驱马越飞涧:骑马飞跃过小溪,表现出诗人游历的情态。
  2. 扬旌下回冈:举起旗帜,迎风而下,传达出豪放的情感。
  3. 欻见层浮图:突现高耸的浮图,象征着佛教文化的庄重。
  4. 高风振琅璫:高风吹动钟声,传达出宁静的佛教氛围。
  5. 重门壮且深:寺庙的大门显得庄重且深邃,增加了神秘感。
  6. 老柏森然行:古老的柏树挺拔生机,增强了自然的气息。
  7. 佛子出延客:僧人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体现出寺院的热情。
  8. 投鞭步长廊:诗人下马步入长廊,表现出他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9. 中庭汲新泉:在中庭取水,象征着生命的源泉。
  10. 一饮生清凉:饮水后清凉舒畅,体现出自然的恩赐。
  11. 孤坐兴登览:独坐高处观景,表现出诗人的思考与欣赏。
  12. 危梯趋上方:攀登高梯,向上探寻更高的境界。
  13. 萧萧荒竹林:荒凉的竹林,显得宁静且孤独。
  14. 檐外如环墙:屋檐外的景象形成环绕,增加了空间感。
  15. 樵牧断行径:樵夫和牧人的小路被打断,象征着人迹罕至。
  16. 龙蛇知所藏:隐喻深山中的生灵,增添神秘感。
  17. 山禽喜暄阳:山中的鸟儿欢快鸣叫,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18. 啸侣何琅琅:伴侣的鸣叫声悦耳,表现出和谐的氛围。
  19. 子规特殷勤:杜鹃鸟特别殷勤鸣叫,象征思乡之情。
  20. 使人怀故乡:唤起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深厚。
  21. 引领落西北:目光投向西北,表现出作者的游历心态。
  22. 暮色来苍茫:黄昏时分,景色苍茫,增加了诗的意境。
  23. 一官早见縻:早已意识到官职的束缚,体现出诗人的无奈。
  24. 微尚久未偿:生活条件拮据,久未能满足,表现出诗人的苦闷。
  25. 明发复东去:清晨再次出发,表达出继续追寻的决心。
  26. 斯游良不忘:此次游历将永远铭记,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1. 比喻:如“高风振琅璫”,将风与钟声结合,形象生动。
  2. 拟人:如“山禽喜暄阳”,赋予鸟儿感情,增加生动性。
  3. 对仗:如“驱马越飞涧,扬旌下回冈”,工整对称,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出诗人游历法惠寺的愉悦心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寺庙的宁静,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传达了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浮图:象征佛教文化的庄重与神秘。
  2. 泉水:象征生命的源泉与清新。
  3. 竹林:象征自然的宁静与荒凉。
  4. 子规:象征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驱马越飞涧”的意思是:
    A. 骑马经过涧水
    B. 骑马飞越高山
    C. 骑马在平地上行走
    答案:A

  2. “子规特殷勤”中的“子规”指的是:
    A. 竹子
    B. 杜鹃鸟
    C. 蝉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重门”代表什么?
    A. 寺庙的大门
    B. 家庭的门
    C. 酒店的门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庐山谣》
  2. 王维《山居秋暝》
  3.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贺铸的《宿法惠寺》更注重游历过程中的细腻描写,而王维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哲理思考。两首诗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贺铸的诗更为生动热情,而王维则显得沉稳深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辞典》
  3. 《贺铸诗文集》

相关诗句

驱马越飞涧,扬旌下回冈。下一句是什么

欻见层浮图,高风振琅璫。上一句是什么

欻见层浮图,高风振琅璫。下一句是什么

重门壮且深,老柏森然行。上一句是什么

重门壮且深,老柏森然行。下一句是什么

佛子出延客,投鞭步长廊。上一句是什么

佛子出延客,投鞭步长廊。下一句是什么

中庭汲新泉,一饮生清凉。上一句是什么

中庭汲新泉,一饮生清凉。下一句是什么

孤坐兴登览,危梯趋上方。上一句是什么

孤坐兴登览,危梯趋上方。下一句是什么

萧萧荒竹林,檐外如环墙。上一句是什么

萧萧荒竹林,檐外如环墙。下一句是什么

樵牧断行径,龙蛇知所藏。上一句是什么

樵牧断行径,龙蛇知所藏。下一句是什么

山禽喜暄阳,啸侣何琅琅。上一句是什么

山禽喜暄阳,啸侣何琅琅。下一句是什么

子规特殷勤,使人怀故乡。上一句是什么

驱马越飞涧,下一句是什么

扬旌下回冈。上一句是什么

扬旌下回冈。下一句是什么

欻见层浮图,上一句是什么

欻见层浮图,下一句是什么

高风振琅璫。上一句是什么

高风振琅璫。下一句是什么

重门壮且深,上一句是什么

重门壮且深,下一句是什么

老柏森然行。上一句是什么

老柏森然行。下一句是什么

佛子出延客,上一句是什么

佛子出延客,下一句是什么

投鞭步长廊。上一句是什么

投鞭步长廊。下一句是什么

中庭汲新泉,上一句是什么

中庭汲新泉,下一句是什么

一饮生清凉。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