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杂诗六首·不寐》
时间: 2025-01-10 22:41: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年睡益少,气耗非神清。
昨朝多啜茶,况以思虑并。
中烦枕屡移,殿转何时明。
苏秦六国印,力取鸿毛轻。
白圭万金产,运智立可营,
如何五更梦,百万终不成。
白话文翻译:
整年睡眠越来越少,气力消耗使得精神不再清明。
昨晚喝了很多茶,再加上心中思虑重重。
夜深人静,翻来覆去无法入睡,天亮的时候又得多久?
苏秦的六国印象,努力也不过是轻如鸿毛。
白圭的价值万金,凭借智慧可以谋得。
可是为什么到了五更天的梦中,百万的理想却始终无法实现?
注释:
- 不寐:指无法入睡。
- 啜茶:饮茶,常指饮用茶水。
- 思虑:思考和烦恼。
- 苏秦:战国时期的政治家,以游说六国联合对抗秦国闻名。
- 鸿毛:比喻轻微的事物。
- 白圭:白色的玉器,象征珍贵。
- 五更:夜间五更,指天快亮的时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他一生致力于政治改革和历史学研究,风格严谨,提倡实事求是。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司马光晚年,时值政局动荡和个人烦恼交织,使得诗人对人生的感慨愈发深刻。诗中反映了他对于思虑与精神的挣扎,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长年睡益少”开篇,直接表达了诗人因思虑而导致的失眠。通过对睡眠不足的描写,诗人将心中沉重的烦恼和忧虑呈现出来,展现出他内心的挣扎与困惑。接着“昨朝多啜茶”,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因焦虑而导致的失眠,茶水本应清醒,但在这里却成了加重思虑的因素,揭示了思维的复杂与纠结。
“中烦枕屡移”描绘出一个辗转反侧无法安眠的状态,强烈的情感传递出一种无奈与焦虑。“殿转何时明”则表现出对光明未来的渴望与追求,但又充满了不确定感。接下来的“苏秦六国印,力取鸿毛轻”,借用历史人物苏秦来表明即使是大智之士,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也感到无力。
最后,诗人在反思中感慨“如何五更梦,百万终不成”,这是对人生理想的深刻质疑,表面看似绝望,实际上却是对自我反思的深刻揭示,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深刻感悟。这首诗在严肃中透出哲理,展示了司马光深邃的思考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年睡益少:长时间的失眠,睡眠逐年减少。
- 气耗非神清:精神因气力消耗而不再清明。
- 昨朝多啜茶:前一天喝了不少茶,意味着内心的不安与烦躁。
- 况以思虑并:再加上思虑的困扰,造成更严重的失眠。
- 中烦枕屡移:在夜深时翻来覆去,无法找到安稳的姿势。
- 殿转何时明:等待天亮,不知何时能见光明。
- 苏秦六国印:提到历史人物苏秦及其为六国所做的努力,象征政治上的智慧。
- 力取鸿毛轻:尽管有努力,但成果却轻如鸿毛,形容极其微薄。
- 白圭万金产:白色的玉器象征珍贵,意味着智慧可以带来价值。
- 运智立可营:运用智慧可以谋生。
- 如何五更梦:为何在梦中,理想却难以实现。
- 百万终不成:即使心中有百万个理想,最终却无法达成。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长年…少”与“气耗…清”形成对比,增强节奏感。
- 比喻:将理想比作“百万”,实际却只能是空谈,表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
- 排比:通过一连串的描述,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因思虑而失眠的烦恼,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对人生的反思与无奈,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尽的烦恼。
- 茶:代表思维的清醒,却在此处成为焦虑的源头。
- 枕:象征睡眠的安宁,却因烦恼而无法实现。
- 光明:象征希望与未来的美好。
- 鸿毛:象征微薄的成就,喻意理想的渺小。
- 白圭:象征智慧与珍贵的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长年睡益少”的意思是? A. 睡得很好
B. 睡眠时间减少
C. 常常做梦
D. 早睡早起 -
“苏秦六国印”中的苏秦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人物? A. 汉朝
B. 战国
C. 唐朝
D. 宋朝 -
诗中提到的“百万终不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理想的追求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了失眠与思念的情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忧虑,而司马光的《不寐》则更侧重于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司马光研究》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