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春风 其二》
时间: 2024-09-19 20:57: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珠斗斜还整。背坐红阑冷。双星曾证那宵盟,肯肯肯。月弄庭花,教人疑是,个侬春影。翠被寒拚忍。其奈寒难尽。步虚声杳碧云痴,等等等。幽梦重浓,一声秋雨,无端敲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细腻且略带忧伤的春日情景。诗中提到“珠斗斜还整”,将时间描绘在夜深人静的时刻,似乎月光透过窗户照射在庭院中,给人一种温柔而又冷清的感觉。诗人坐在红色的栏杆旁,感到一丝寒意,内心的忧愁在月光下愈加清晰。回忆起曾经的誓言,虽有双星作证,但如今却显得无比渺小和无奈。“月弄庭花”,花影摇曳,令人怀疑是否是那人儿的身影投射而来,诗人想起往日的温馨,却也感到无法摆脱的寒冷。
随着“翠被寒拚忍”,诗人内心的挣扎愈发明显,想要忍耐那份寒冷,但又心知寒意难以驱散。在这寂静的夜晚,步虚声杳,似乎无声无息,只有脑海中的思绪在蔓延。最后,随着一声秋雨的降临,诗人被无端的敲醒,梦境与现实的界限模糊,内心的感伤与惆怅再次涌上心头。
注释:
- 珠斗: 指夜空中的星辰,通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这里用“珠斗斜还整”形容星辰的状态,暗含夜深的宁静。
- 红阑: 指红色的栏杆,诗人背靠着它,感受到一丝冷意,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双星: 比喻曾经的誓言或爱情的见证,暗示着两人曾有的承诺。
- 月弄庭花: 月光照耀在庭院中的花朵,形成美丽的影子,象征着美好却又虚幻的回忆。
- 翠被: 指绿色的被子,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温暖,但在诗中则显得格外寒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易顺鼎(1643-1715),字子云,号静庵,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物,感情细腻,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哲思,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以及个人情感的纠结之中,诗人多以个人情感为基调,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诗歌鉴赏:
《醉春风 其二》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开篇两句“珠斗斜还整。背坐红阑冷。”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冷的夜晚,星辰斜挂,诗人独自背靠在红色栏杆上,感受到一丝寒意。这样的意象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冷清,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回忆往昔的誓言与美好,展现出一种强烈的怀旧情绪。“双星曾证那宵盟”,这里的双星是两人的誓言的见证,但在时间的流逝中,这份誓言却显得那么遥远和无奈。“月弄庭花,教人疑是,个侬春影。”意象的转换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柔与美好,但同时也让人怀疑那份美好是否真实存在,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在意象的交错中,表现出强烈的情感波动,最后“幽梦重浓,一声秋雨,无端敲醒”更是将诗人从梦境中拉回现实,雨声的突如其来,令内心的孤独感愈发显著。这首诗不仅在技法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更在内容上反映了人们面对时间流逝与情感变迁时的无奈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珠斗斜还整: 描绘夜空中星辰的排列,暗示时间的流逝。
- 背坐红阑冷: 诗人独坐于红色的栏杆旁,感受到孤独和寒冷。
- 双星曾证那宵盟: 提及曾经的爱情承诺,暗示着过去的美好。
- 肯肯肯: 语气词,表达内心的坚定与无奈。
- 月弄庭花: 月光照耀着庭院中的花朵,形象生动,暗示了美好与幻影。
- 教人疑是,个侬春影: 反映出对往昔的思念,怀疑那个人的存在。
- 翠被寒拚忍: 试图忍受内心的寒冷与孤独。
- 其奈寒难尽: 无法摆脱的寒意,象征着情感的无奈。
- 步虚声杳碧云痴: 形容在空灵的空间中,内心的迷惘和痴迷。
- 幽梦重浓: 形容梦境的浓厚,仿佛被深深吸引。
- 一声秋雨,无端敲醒: 秋雨的声音突然打破宁静,象征着梦与现实的交错。
修辞手法:
- 比喻: 如“月弄庭花”,将月光比作手,生动形象。
- 拟人: “一声秋雨,无端敲醒”,赋予秋雨以人的行为,使情感更加鲜活。
- 对仗: 诗中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往昔爱情的怀念与现实孤独的对比,表现出人在时间流逝中面对情感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珠斗: 星辰,象征美好与永恒。
- 红阑: 红色栏杆,象征孤独的环境。
- 双星: 爱情的见证,承载着过去的回忆。
- 月光: 代表了温柔与思念。
- 秋雨: 象征着无情的现实与内心的觉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诗中“珠斗”指代什么? A. 珠宝
B. 星辰
C. 珍贵的回忆
D. 美丽的花朵 -
填空题: “月弄庭花”中,月光照在__上,形成了美丽的影子。
-
判断题: 诗中提到的“秋雨”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 (对/错)
答案:
- B
- 庭花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诗人易顺鼎的《醉春风 其二》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以月光为主题,但易的诗更强调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而李白则表达了与月共饮、洒脱的气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传记》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易顺鼎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