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浣溪沙 其三》

时间: 2025-01-27 04:12:09

才隔帘栊首重回。

月奁犹傍麝云开。

琪花琼树在蓬莱。

翠袖暮寒长倚竹,鸾笺香字旧吟梅。

多才何况是清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才隔帘栊首重回。月奁犹傍麝云开。琪花琼树在蓬莱。翠袖暮寒长倚竹,鸾笺香字旧吟梅。多才何况是清才。

白话文翻译

隔着帘子又再回到这里,月光的窗栏依旧靠着飘散的麝香云彩。美丽的花朵和玉树仿佛在蓬莱仙境中。身穿翠色衣袖的我在寒冷的黄昏中依偎着竹子,手中拿着香气四溢的纸条,写下旧日吟唱梅花的诗句。才情横溢的我更何况是那清雅的才情。

注释

  • 帘栊:帘子和窗户的组合,指房间内的窗帘。
  • 月奁:月光洒在窗栏上。
  • 麝云:指飘散的麝香,形容香气如云雾般缭绕。
  • 琪花琼树:美丽的花朵和玉树,常用来形容仙境中的花草。
  •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美好和超凡脱俗。
  • 翠袖:翠绿色的衣袖,形象优雅。
  • 鸾笺香字:用香纸书写的字,形容文人的雅趣。
  • 吟梅:吟咏梅花,常作为文人墨客的爱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尊岳,近代著名诗人,其作品多描绘山水、花鸟,风格清新脱俗,流露出浓厚的文人气质。他的诗歌常常蕴含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融入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减字浣溪沙》系列诗作是赵尊岳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这首诗是在闲适的氛围中写成,表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清雅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减字浣溪沙 其三》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情的笔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的开头“才隔帘栊首重回”引人入胜,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仿佛在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月光透过窗帘洒在室内,增添了几分幽静和神秘。

接下来的“月奁犹傍麝云开”,则使用了细腻的意象,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诗中“琪花琼树在蓬莱”一句,展现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蓬莱象征着不老与长生,是诗人追求的精神寄托。

“翠袖暮寒长倚竹”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黄昏中静坐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思考。最后一句“多才何况是清才”则是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与自省,表明了诗人对清雅才情的追求和自我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文人气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极具诗意和思考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才隔帘栊首重回:表达了一种重返旧地的感慨,隔着窗帘又回到了熟悉的地方,带有情感的依恋。
  2. 月奁犹傍麝云开:月光映照在窗户上,香气如云般飘散,营造出一种幽美的氛围。
  3. 琪花琼树在蓬莱:美丽的花朵和玉树仿佛存在于理想的仙境,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翠袖暮寒长倚竹: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黄昏里依偎着竹子的情景,渗透出孤独和思索。
  5. 鸾笺香字旧吟梅:用香纸书写的诗句,表达对旧日吟咏梅花的怀念与追求。
  6. 多才何况是清才:强调自己的才华和追求清雅的精神,展现自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丽的花朵和玉树比作蓬莱,突出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 拟人:香气如云般缭绕,赋予了香气生命力,增加了诗的灵动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身才情的自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体现出文人特有的清雅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帘栊:象征隐秘与温馨,营造出一种私密的氛围。
  • 月光:代表清幽与宁静,常用来象征理想与思绪。
  • 琪花琼树:象征美好与理想,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 翠袖:体现优雅与气质,代表诗人的文人身份。
  • 鸾笺香字:象征文化与艺术,表达诗人的文人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蓬莱”象征了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境界
    C. 繁华喧嚣

  2. “翠袖暮寒长倚竹”中“暮寒”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清晨
    B. 黄昏
    C. 正午

  3. 诗人对自己才华的态度是什么? A. 自卑
    B. 自信
    C. 疑虑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温庭筠《更漏子》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理想的追求,但更注重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李清照《如梦令》:与赵尊岳的作品相比,更加细腻和感性,侧重于女性的情感与思绪。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人传记》
  • 《诗词与人生:从古典到现代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