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登益昌锦屏山》

时间: 2025-04-28 02:00:19

徙倚阑干目送间,山容姨我亦苍颜。

恍思戏马登吴会,拟逐飞鸿度汉关。

草木与俱嗟岁月,古今无恙只江山。

天公幸自无风雨,一笑黄花分也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阳登益昌锦屏山
作者: 李曾伯〔宋代〕

徙倚阑干目送间,
山容姨我亦苍颜。
恍思戏马登吴会,
拟逐飞鸿度汉关。
草木与俱嗟岁月,
古今无恙只江山。
天公幸自无风雨,
一笑黄花分也悭。

白话文翻译:

我倚着栏杆向远方眺望,
山的样子与我一样苍老。
恍惚间想起曾在吴会戏马,
想要追逐飞鸿越过汉关。
草木也一同感叹岁月流逝,
古今无恙的只有这江山。
天公难得不刮风下雨,
我笑着看黄花却多了些遗憾。

注释:

字词注释:

  • 徙倚: 站着靠在某物上。
  • 阑干: 栏杆,通常指阳台或楼阁的护栏。
  • 姨我: 指与我一样,形容山的苍老。
  • 飞鸿: 指大雁,象征着远行和追逐。
  • 江山: 指国家的山河,象征着历史的延续。
  • 黄花: 指重阳节的菊花,寓意长寿和重阳的节日。

典故解析:

  • 吴会: 指的是古代吴国的地理区域,常与马戏、游乐相关。
  • 汉关: 指汉代的边防关口,象征着国界和远行的目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诗风常以抒怀见长,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重阳节前后,诗人在锦屏山登高望远,感怀岁月流逝,思念往昔的欢乐时光,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重阳登益昌锦屏山》以登高望远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深切感受。诗人在阑干上徘徊,目送远方,显现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思考。山的苍老与自己的苍颜相映成趣,暗示着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

接着,诗人回忆起昔日的欢乐时光,恍若回到戏马的吴会,这不仅展现了他对往昔的怀念,也反映了对自由与欢愉的渴望。飞鸿象征着远行与追逐,表达出一种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江山的感慨,草木与人一起叹息岁月的流逝,体现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沉重。尽管古今无恙,但唯有这片江山依然屹立,显示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最后,诗人以“天公幸自无风雨”结束,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激,同时又在黄花的分歧中透出些许遗憾,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珍视。整首诗在感伤中蕴含着对生命的思考与哲理,情感深邃而隽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徙倚阑干目送间: 描绘诗人倚靠在栏杆上,目送远方的景象,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思考。
  2. 山容姨我亦苍颜: 通过山的苍老与自己相似,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人与自然的共鸣。
  3. 恍思戏马登吴会: 通过回忆过去的欢乐时光,表现出对自由与快乐的渴望。
  4. 拟逐飞鸿度汉关: 表达一种追逐理想和自由的愿望,飞鸿象征着远行。
  5. 草木与俱嗟岁月: 草木也感叹岁月流逝,体现了时间的无情。
  6. 古今无恙只江山: 强调历史的延续,只有江山依然屹立。
  7. 天公幸自无风雨: 对自然的感激,天公的慈悲没有风雨打扰。
  8. 一笑黄花分也悭: 以黄花作结,表达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些许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 “山容姨我”用比喻的方式将山与人的苍老相联系。
  • 拟人: 草木与诗人一同叹息,赋予草木以人的情感。
  • 对仗: 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回忆往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珍视。诗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感与哲理思考,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阑干: 象征着人生的边界和思考的空间。
  • 飞鸿: 代表追逐梦想和理想的渴望。
  • 黄花: 典型的重阳节象征,寓意长寿和对生命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飞鸿”象征什么?

    • A. 亲情
    • B. 远行与追逐
    • C. 财富
    • D. 友谊
  2. 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态度是?

    • A. 绝望
    • B. 感慨与珍惜
    • C. 无所谓
    • D. 轻松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李曾伯的《重阳登益昌锦屏山》都描绘了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杜甫的作品更着重于悲凉的历史感,而李曾伯则在感伤中透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珍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赏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