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自题丁戊稿后》
时间: 2025-04-27 19:03: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江月 自题丁戊稿后
周岸登 [清代]
十载骖鸾有梦,一春过雁无闻。
羁心碾作九街尘。数尽来辕去轸。
白堕邀愁紫曲,黄埃障扇青门。
遥怜蜀碧已成燐。又见扬天巨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经历了十年的追求和梦想后,对过往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提到“骖鸾有梦”,意指曾有过美好的理想和追求,但如今却感到孤独和无声。心中牵挂的思绪如同街道上的尘埃,难以摆脱。接着提到“白堕邀愁紫曲”,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落。最后一句“又见扬天巨刃”则暗示了对未来的挑战与希望。
注释
- 骖鸾: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高贵的理想和追求。
- 过雁:指秋天过境的雁,象征离别和时间的流逝。
- 羁心:指被羁绊的心情,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 九街尘:形容心情沉重,犹如街道上的尘土。
- 白堕:形容忧愁的心情如同白色的烟雾飘散。
- 蜀碧:指四川的青山绿水,象征美好的回忆。
- 扬天巨刃:隐喻未来的挑战和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岸登,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多变的时代,受到传统文化和时代变革的影响。他的诗歌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尤其擅长表达个人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作者经历了十年奋斗后,面对生活的种种困境和对理想的反思,情感上充满了矛盾与挣扎。诗中不仅有对往事的追忆,还有对未来的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西江月 自题丁戊稿后》以其独特的情感深度和丰富的意象而引人深思。开头两句“十载骖鸾有梦,一春过雁无闻”便揭示了作者十年的追求与努力,然而这些追求似乎已经化为无闻的过往,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羁心碾作九街尘”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无奈与沉重,犹如被压在重重尘埃之下,无法自拔。
诗中“白堕邀愁紫曲,黄埃障扇青门”描绘了一个忧愁满溢的画面,白色的忧愁如烟雾般弥漫,而黄色的尘埃则遮挡了心灵的归路,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实的失落感。而最后一句“遥怜蜀碧已成燐”,则是对美好记忆的珍视,蜀地的碧水青山已然成为心中难以忘怀的灯烛,照亮了未来的道路。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交错,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执着,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深刻地反映了清代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载骖鸾有梦:十年来追求理想与梦想,形象地描绘了追求的艰辛。
- 一春过雁无闻:春天的雁群已然飞过,象征着离别与无声的时光流逝。
- 羁心碾作九街尘:心情的羁绊与沉重,如同街道上的尘土,难以摆脱。
- 数尽来辕去轸:数尽了过去的来去,暗示对往事的回忆与失落。
- 白堕邀愁紫曲:白色的忧愁如烟雾般缭绕,紫曲指美好的音乐,象征着对往昔的怀念。
- 黄埃障扇青门:黄色的尘埃遮挡了心灵的门扉,象征着现实的困扰。
- 遥怜蜀碧已成燐:怀念蜀地的美好景象,青山绿水已成心中不灭的记忆。
- 又见扬天巨刃:再次面对未来的挑战与艰难,象征着前路的坎坷。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情比作尘土,突显其沉重感。
- 拟人:将忧愁和记忆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白堕邀愁紫曲,黄埃障扇青门”,增强了音韵美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清代知识分子在面对社会变迁时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骖鸾:象征高贵理想的追求。
- 过雁:象征时间流逝与离别。
- 九街尘:象征沉重的心情与现实的羁绊。
- 蜀碧:象征美好的回忆与理想。
- 巨刃:象征未来的挑战与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十载骖鸾有梦”中的“骖鸾”象征什么? A. 理想
B. 离别
C. 现实 -
“黄埃障扇青门”中的“黄埃”指的是什么? A. 美好回忆
B. 现实困扰
C. 未来希望 -
整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与轻松
B. 忧伤与迷茫
C. 愤怒与失望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庐山谣》(李白):同样表达了对美好景象的怀念,但更具豪情壮志。
- 《登高》(王之涣):同样涉及对人生的思考,但情感更为沉稳。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周岸登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