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1-26 00:43: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行春径蘼芜绿,织素那复解琴心。乍惬南阶悲绿草,谁堪东陌怨黄金。红颜素月俱三五,夫婿何在今追虏。关山陇月春雪冰,谁见人啼花照户。
白话文翻译:
走在春天的田间小路上,蘼芜草绿油油。织布的女子哪能理解弹琴的心思。突然在南阶感到悲伤,绿草也显得凄凉,谁能忍受东边小路上的怨恨,黄金也显得无情。红颜与素月都在十五,但丈夫如今在哪里追击敌人。关山之上,月光下的春雪如同冰一般,谁看见了那哭泣的人,花儿照亮了门户。
注释:
- 行行:行走的样子。
- 春径:春天的田间小路。
- 蘼芜绿:蘼芜草绿油油的样子。
- 织素:指织布的女子。
- 解琴心:理解弹琴的心思。
- 乍惬:突然感到。
- 南阶:南边的台阶。
- 悲绿草:绿草显得凄凉。
- 东陌:东边的小路。
- 怨黄金:黄金显得无情。
- 红颜素月:红颜与素月,指美丽的女子和明亮的月亮。
- 俱三五:都在十五,指时间。
- 夫婿:丈夫。
- 追虏:追击敌人。
- 关山:关隘和山岭。
- 陇月:山岭上的月亮。
- 春雪冰:春雪如同冰一般。
- 人啼花照户:哭泣的人,花儿照亮了门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总(约519年—约594年),字总持,南北朝时期南朝陈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官宦家庭,早年以文学才华著称,后在陈朝官至尚书令。江总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意象和修辞手法,表达深沉的情感和对时世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杂曲三首 其一》是江总在南北朝时期创作的,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中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通过春天的景象和女子的情感,抒发了对战争和离别的哀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行行春径蘼芜绿”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盎然,但紧接着的“织素那复解琴心”却透露出女子的孤独和无奈。后文通过“乍惬南阶悲绿草”和“谁堪东陌怨黄金”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悲凉的氛围。最后两句“关山陇月春雪冰,谁见人啼花照户”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离别的哀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行行春径蘼芜绿:描绘春天的田间小路,蘼芜草绿油油,生机勃勃。
- 织素那复解琴心:织布的女子哪能理解弹琴的心思,表达了女子的孤独和无奈。
- 乍惬南阶悲绿草:突然在南阶感到悲伤,绿草也显得凄凉,增强了悲凉的氛围。
- 谁堪东陌怨黄金:谁能忍受东边小路上的怨恨,黄金也显得无情,进一步强化了悲凉的情感。
- 红颜素月俱三五:红颜与素月都在十五,指时间,也暗示了美好的时光。
- 夫婿何在今追虏:丈夫如今在哪里追击敌人,表达了战争带来的离别和痛苦。
- 关山陇月春雪冰:关山之上,月光下的春雪如同冰一般,描绘了寒冷的景象。
- 谁见人啼花照户:谁看见了那哭泣的人,花儿照亮了门户,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离别的哀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雪冰”将春雪比作冰,形象地描绘了寒冷的景象。
- 拟人:如“悲绿草”和“怨黄金”赋予了绿草和黄金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红颜素月俱三五”和“夫婿何在今追虏”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和女子的情感,抒发了对战争和离别的哀愁,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春径蘼芜绿:春天的生机盎然。
- 织素解琴心:女子的孤独和无奈。
- 南阶悲绿草:悲凉的氛围。
- 东陌怨黄金:无情和怨恨。
- 红颜素月:美好的时光。
- 关山陇月春雪冰:寒冷的景象。
- 人啼花照户: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离别的哀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织素那复解琴心”中的“织素”指的是什么? A. 织布的女子 B. 弹琴的女子 C. 读书的女子 D. 画画的女子
-
诗中“红颜素月俱三五”中的“三五”指的是什么? A. 三五个人 B. 三五天 C. 十五 D. 三十五
-
诗中“夫婿何在今追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哀愁 D. 平静
答案: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出塞》:表达了边塞将士的豪情和对战争的感慨。
- 杜甫《春望》:抒发了对战乱和离别的哀愁。
诗词对比:
- 王昌龄《出塞》与江总《杂曲三首 其一》:两者都涉及战争和离别,但王昌龄的诗更多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情,而江总的诗则更多抒发了对战争和离别的哀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北朝诗选》
- 《江总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