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岳仙宫七咏 其三 南岩》
时间: 2025-01-11 16:00: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太岳仙宫七咏 其三 南岩
作者: 黎民表 〔明代〕
七十名区卫紫宫,南岩幽胜若为通。
亭亭仙掌漙清露,叶叶灵衣御晓风。
山下烟霞常覆鼎,壁间文字半垂虹。
欹厓可卜无人买,洗钵焚香事远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南岩的仙境,诗人首先提到名山的壮丽与幽静,似乎与世隔绝。接着描述了山中亭亭玉立的仙掌,清露如珠般晶莹,树叶像灵动的衣裳,迎风飘舞。山下常被烟霞覆盖,仿佛是一口大鼎;岩壁上的文字似乎半悬于空,若隐若现。最后,诗人说这里山崖倾斜,风景如画,却无人问津,洗净香炉、焚香的事务也似乎与世无争。
注释
- 七十名区:指的是太岳山的名胜之地。
- 紫宫:仙人居住的地方。
- 亭亭:形容高耸美丽的样子。
- 漙:清澈的水滴。
- 御晓风:抵御清晨的凉风。
- 烟霞:云雾缭绕的景象。
- 鼎:此处比喻山下的景色。
- 文字半垂虹:指壁间的文字如同彩虹般悬挂。
- 欹厓:倾斜的山崖。
- 洗钵焚香:指修行的日常活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民表,字子华,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崇尚自然,作品多描写山川、景色,体现了对道教文化的向往。
创作背景
《太岳仙宫七咏》是黎民表在游历太岳山时创作的系列诗作,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教仙境的追求,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道教的崇拜与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南岩的秀美与幽静,诗中的意象丰富,充满了道教文化的内涵。开头的“七十名区卫紫宫”便点明了其地理和文化背景,彰显了南岩的名气与地位。接下来的描写如“亭亭仙掌漙清露”、“叶叶灵衣御晓风”,将自然景色与仙人形象结合,营造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气氛,令人向往。
诗中“山下烟霞常覆鼎”,用烟霞比喻山下的景色,生动形象,表现出一种悠远的意境;而“壁间文字半垂虹”则是对文化的体现,象征着智慧与哲理的传承。最后两句“欹厓可卜无人买,洗钵焚香事远公”更是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隐含了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
整首诗气韵生动,意境深远,将自然美与人文情怀巧妙结合,展示了黎民表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道教文化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七十名区卫紫宫:介绍南岩的名胜,设定了诗的背景。
- 南岩幽胜若为通:强调南岩的幽静和神秘,似有通往仙界之路。
- 亭亭仙掌漙清露:描绘了仙掌的美丽和清晨的露珠,富有灵气。
- 叶叶灵衣御晓风:树叶如同仙人的衣裳,迎风轻舞,生动形象。
- 山下烟霞常覆鼎:描写山下的神秘景象,寓意着深邃的哲理。
- 壁间文字半垂虹:象征文化的积淀与智慧的传承。
- 欹厓可卜无人买:表现诗人对自然的执着与对俗世的淡泊。
- 洗钵焚香事远公:隐喻修道的生活,超然物外,与世无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下烟霞常覆鼎”,用烟霞比喻山下的美丽景象。
- 拟人:如“叶叶灵衣”,赋予自然以人的特征,使景物更具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中许多句子构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教文化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对仙境的憧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岩:象征着道教的仙境。
- 仙掌:代表仙人,寓意着灵气与超脱。
- 烟霞:象征着神秘与远离尘世。
- 文字:代表文化与智慧的传承。
- 钵与香:象征着修道生活的宁静与超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亭亭仙掌”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仙人的形象
- B. 山中的树木
- C. 诗人的性格
-
填空题:诗中“山下烟霞常覆__”描绘了山下的美丽景象。
-
判断题:诗人对世俗生活持积极态度。 (对/错)
答案
- B
- 鼎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望岳》:同样描绘山景,表达对自然的崇敬,但更注重历史的沉重感。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的宁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文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