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仆射诗(曾应举,不及第,投笔领郡)》

时间: 2025-01-11 14:32:37

秋吟一轴见心胸,万象搜罗咏欲空。

才大却嫌天上桂,

世危翻立阵前功。

廉颇解武文无说,谢脁能文武不通。

双美总输张太守,二南章句六钧弓。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读张仆射诗

秋吟一轴见心胸,万象搜罗咏欲空。
才大却嫌天上桂,世危翻立阵前功。
廉颇解武文无说,谢脁能文武不通。
双美总输张太守,二南章句六钧弓。


白话文翻译:

秋天吟咏一幅画卷,展现出我的胸怀,万象皆在其中,吟咏之情似乎空灵无物。
才华横溢却惟恐不如天上的桂花,世事艰难却仍在战阵前拼搏。
廉颇懂得武艺,但文学却无从谈起;谢脁擅长文学,却与武道无缘。
最终的双重美德都输给了张太守,二南的诗文和六钧的弓箭。


注释:

字词注释:

  • 张仆射:指张籍,唐代诗人,号仆射。
  • 秋吟:秋天的吟咏,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 天上桂:比喻理想中的高尚事物,指代理想与成就。
  • 廉颇:指廉颇将军,文武双全的典范。
  • 谢脁:指谢脁,唐代诗人,以文学见长。
  • 双美:指文学与武力的双重才能。

典故解析:

  • 廉颇与谢脁:二人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分别代表了武力与文才,诗中用他们来对比才华的不同侧重。
  • 二南章句:指南朝的诗文,强调文学的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荀鹤,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情感细腻的诗风著称。生平经历多次科举未中,但对文学保持热情,写下大量诗作。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杜荀鹤应举未果后,怀着对人生与理想的思考而作,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无奈与对世事的感慨。


诗歌鉴赏:

《读张仆射诗》是一首充满哀愁与感慨的作品,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才华与理想的思索。诗的开篇“秋吟一轴见心胸”以秋天的意象引入,营造出一种苍凉而清新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接下来的“万象搜罗咏欲空”,则表达了诗人对万物的关注与思考,仿佛在追求一种超越尘世的艺术境界。

而“才大却嫌天上桂,世危翻立阵前功”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省与不安,既渴望能够与高尚的理想并肩,却又被现实的残酷所击打,形成强烈的对比。接下来的廉颇与谢脁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对才华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在文武之间的纠结与无奈。

最后一句“双美总输张太守”,则将目光转向张籍,彰显出张籍在文学与武力上的双重成就,诗人在此流露出一种羡慕与敬重的情感,似乎在强调世事的复杂与不公,抒发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细腻而深刻,既有个人的悲哀,又有对社会的思考,展现了杜荀鹤作为一位唐代诗人的深邃与广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吟一轴见心胸:秋天的吟咏如同一幅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胸怀。
  • 万象搜罗咏欲空:诗人对万物的观察与吟咏,似乎让人感到一种空灵的境界。
  • 才大却嫌天上桂:虽然才华出众,却又觉得不如理想中的桂花般美好。
  • 世危翻立阵前功:面对动荡的世道,仍在战斗前拼搏,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 廉颇解武文无说:廉颇擅长武艺,但对文学却没有深入的理解。
  • 谢脁能文武不通:谢脁擅长文学,而对武道却无所建树。
  • 双美总输张太守:最终,文学与武力的双重美德都不敌张太守的成就。
  • 二南章句六钧弓:南朝的诗文与六钧的弓箭,象征着文学与武力的合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才华比作天上的桂花,暗示理想的高远。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加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个人才华与理想的思考,反映出在社会动荡中对理想的追求与无奈,展现了诗人深刻的社会关怀与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成熟与思考,同时也隐含着凋零与孤独。
  • :象征着高尚与理想的追求。
  • 武与文:分别代表力量与智慧的双重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荀鹤的《读张仆射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人生的无奈与思考
    • B. 对自然的赞美
    • C. 对爱情的渴望
  2. 诗中提到的“廉颇”和“谢脁”分别代表了什么?

    • A. 文与武
    • B. 智与勇
    • C. 富与贫
  3. 诗的开头“秋吟一轴见心胸”中,“秋吟”代表了什么?

    • A. 季节变化
    • B. 诗人的内心情感
    • C. 对未来的展望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同样以秋天为背景,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表达对历史与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登高》(王之涣):两首诗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杜荀鹤的诗更加强调个体的无奈,而王之涣则更为宏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荀鹤诗集》
  • 《唐代文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