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妩 香河初度书怀》
时间: 2025-01-26 04:26: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怅燕台春寂,楚泽书沈,三载客游倦。
马齿看迟暮,金风起,星星尘鬓催换。
百年渐半,问病魔何事依伴。
猛追省,莫铸回头错,老身世蓬转。
往事重重虚幻。把意根细扫,情蒂轻剪。
忽忆平湖杳,长空外,关山惊被兵燹。
梦魂怯远。料故园三径秋怨。
怕醉倚阑干,高树咽蝉碧断。
白话文翻译
在燕台感到春光寂寞,楚泽的书信沉沉,三年在外游历已感到疲倦。
看着马齿渐渐变老,金风起,星星点点的白发催促我换了容颜。
人生已过半百,问那病魔为何常伴左右。
猛然回想,别再铸造回头的错误,老身世如蓬草般飘荡。
往事重重如同虚幻,细心揪理意根,轻轻剪断情丝。
忽然想起平湖的渺茫,长空之外,关山令人惊叹,战火连绵。
梦魂对此感到怯懦,料想故园的三条小径在秋天怨声载道。
害怕醉倒在栏杆上,高树间的蝉声如碧色般断断续续。
注释
- 燕台:指燕国的台榭,泛指华美的居所。
- 楚泽:指楚地的水泽,象征故乡。
- 马齿:用来比喻年岁,马齿指马的牙齿,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磨损。
- 金风:秋天的风,象征着季节的变迁。
- 星星尘鬓:指头发中夹杂的白发,象征衰老。
- 病魔:指身体的疾病。
- 蓬转:比喻生活的漂泊不定。
- 兵燹:指战争的灾难。
- 阑干:栏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恰,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抒情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经历了数年游历,已感到身心疲惫之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变迁的感慨。诗中融入了对时间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李恰在《眉妩 香河初度书怀》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个人的孤独感和对生命流逝的思考。开篇用“怅燕台春寂”触发了诗人对春天的感伤,燕台之美与寂寞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接着,诗人以“马齿看迟暮”形象地表达了岁月的无情,金风的到来则象征着秋的气息,暗示着人生的衰老与离别。
在对往事的追忆中,他感受到“往事重重虚幻”,似乎这一切只是过眼云烟,生活的真谛难以捉摸。诗人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往的无奈。结尾部分,诗人用“怕醉倚阑干”道出了他对生活的无奈与惆怅,既渴望又害怕醉于美好的瞬间,最终却只能在那高树咽蝉的碧断中感受到人生的孤寂。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涉及春、秋、故乡、战争等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深切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怅燕台春寂:感叹在燕台的春天显得寂寞。
- 楚泽书沈:故乡的书信沉默,表达思乡的情感。
- 三载客游倦:游历三年,心中已感疲倦。
- 马齿看迟暮:随着年纪增长,感受到了人生的迟暮。
- 金风起,星星尘鬓催换:秋风起,白发渐生,暗示时光流逝。
- 百年渐半,问病魔何事依伴:人生已过半百,病魔为何相随。
- 猛追省,莫铸回头错:回想过去,不要再犯错误。
- 老身世蓬转:老年生活漂泊不定。
- 往事重重虚幻:往事如烟,虚幻无常。
- 把意根细扫,情蒂轻剪:清理内心的情感,轻轻割舍。
- 忽忆平湖杳:突然回忆起平湖的渺茫。
- 长空外,关山惊被兵燹:长空之外,战火惊扰了美好景象。
- 梦魂怯远:梦中的灵魂对遥远感到惧怕。
- 料故园三径秋怨:推测故乡的小径在秋天充满怨言。
- 怕醉倚阑干,高树咽蝉碧断:害怕醉倒在栏杆上,树间的蝉声如断断续续。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马齿看迟暮”,用马齿比喻年纪,生动形象。
- 拟人:如“高树咽蝉”,赋予树木情感,使场景更具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诗人在游历中感受到孤独与无奈,最终在对故土的追忆中,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生命、希望,但在诗中却显得寂寞。
- 故乡:表达思念之情,寄托对过往的眷恋。
- 秋:象征衰老和人生的终结。
- 战火:代表着动荡与不安,影响人们的生活。
- 栏杆:象征着人生的边界与思念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马齿看迟暮”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年轻
- B) 时光的流逝
- C) 风景的变化
-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怎样的?
- A) 忘却
- B) 思念
- C) 恨意
-
诗中提到的“高树咽蝉”意在表现什么?
- A) 自然的美好
- B) 孤独和寂寞
- C) 丰收的喜悦
答案
- B) 时光的流逝
- B) 思念
- B) 孤独和寂寞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登高》与《眉妩 香河初度书怀》均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登高》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而《眉妩》则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与时间的流逝。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有所不同,但均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精华读本》
- 《李恰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