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

时间: 2025-01-25 22:41:37

万缕千丝拂水滨,尽催飞絮送残春。

风前轻薄佳人命,天外飘零宕子身。

绕路铺时成素毯,就泥沾处衬芳尘。

江头雨过遗踪尽,留得柔条折赠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杨花 高翥 〔宋代〕

万缕千丝拂水滨,尽催飞絮送残春。 风前轻薄佳人命,天外飘零宕子身。 绕路铺时成素毯,就泥沾处衬芳尘。 江头雨过遗踪尽,留得柔条折赠人。

白话文翻译:

无数细长的丝线轻拂水边,全力催促飞絮送走残余的春光。 风中轻盈飘动的佳人命运,天边飘零的游子身世。 围绕道路铺展开来形成洁白的毯子,沾在泥土上衬托出芬芳的尘埃。 江边雨过后留下的踪迹都消失了,只留下柔软的枝条供人折赠。

注释:

字词注释:

  • 万缕千丝:形容杨花细长如丝。
  • 拂水滨:轻轻触碰水边。
  • 飞絮:飘飞的杨花。
  • 残春:春末时节。
  • 轻薄:轻盈飘动。
  • 佳人命:指佳人的命运,此处比喻杨花的飘零。
  • 宕子身:游子的身世,此处比喻杨花的飘零。
  • 素毯:洁白的毯子,比喻杨花铺成的景象。
  • 芳尘:芬芳的尘埃,比喻杨花沾在泥土上的样子。
  • 遗踪:留下的踪迹。
  • 柔条:柔软的枝条。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显使用典故,主要通过自然景象和比喻手法表达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翥,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主。此诗通过对杨花的描绘,抒发了对春光流逝和人生飘零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春末时节,诗人观察到杨花的飘落,联想到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飘零,从而抒发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杨花为媒介,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流逝和人生飘零的深刻感慨。诗中“万缕千丝拂水滨”描绘了杨花的细腻与轻盈,而“尽催飞絮送残春”则透露出对春光不再的无奈。后两句通过对杨花的比喻,将佳人的命运与游子的身世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杨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缕千丝拂水滨”:描绘杨花细长如丝,轻轻触碰水边的景象。
  2. “尽催飞絮送残春”:表达杨花飘飞,象征着春光的流逝。
  3. “风前轻薄佳人命”:将杨花的轻盈飘动比喻为佳人的命运,暗示其脆弱和无常。
  4. “天外飘零宕子身”:将杨花的飘零比喻为游子的身世,表达了对人生飘零的感慨。
  5. “绕路铺时成素毯”:描绘杨花围绕道路铺展开来,形成洁白的毯子。
  6. “就泥沾处衬芳尘”:表达杨花沾在泥土上,衬托出芬芳的尘埃。
  7. “江头雨过遗踪尽”:描述江边雨过后,杨花的踪迹都消失了。
  8. “留得柔条折赠人”:留下柔软的枝条供人折赠,寓意生命的延续。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佳人命”、“宕子身”等,将杨花的飘零比喻为人生的命运和身世。
  • 拟人:如“尽催飞絮送残春”,赋予杨花以人的行为和情感。
  • 对仗:如“风前轻薄佳人命,天外飘零宕子身”,形成工整的对仗结构。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杨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流逝和人生飘零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洞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花:象征着春光的流逝和人生的飘零。
  • 飞絮:描绘杨花的飘飞,象征着无常和变迁。
  • 素毯:比喻杨花铺成的洁白景象,象征着纯洁和美好。
  • 芳尘:比喻杨花沾在泥土上的样子,象征着生命的痕迹和芬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缕千丝拂水滨”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杨花飘飞 B. 杨花细长如丝 C. 杨花沾在泥土上
  2. “尽催飞絮送残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光流逝的无奈 B. 对杨花的赞美 C. 对人生飘零的感慨
  3. “风前轻薄佳人命”中的“佳人命”比喻什么? A. 杨花的飘零 B. 佳人的命运 C. 游子的身世
  4. “天外飘零宕子身”中的“宕子身”比喻什么? A. 杨花的飘零 B. 佳人的命运 C. 游子的身世

答案:

  1. B 2. A 3. A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光的描绘,抒发对时局变迁的忧虑。

诗词对比:

  • 高翥的《杨花》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高翥的诗作,可进一步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