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

时间: 2025-01-27 03:52:02

檐花点滴秋清。

寸心惊。

香断一炉沈水、一灯青。

凉宵永。

孤衾冷。

梦难成。

叶叶高梧敲恨、送残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乌夜啼
—— 赵鼎

檐花点滴秋清。
寸心惊。
香断一炉沈水一灯青。
凉宵永。
孤衾冷。
梦难成。
叶叶高梧敲恨送残更。


白话文翻译:

夜深秋凉,檐下的花朵滴落声声,令人感到心惊。香气已经散去,炉中香料已尽,灯光微弱幽蓝。漫长的凉夜,孤单的被子冷冷,梦境难以成真。高高的梧桐叶在敲打着心中的惆怅,送走了残缺的时光。


注释:

字词注释:

  • 檐花:屋檐下的花。
  • 寸心惊:形容心中感到惊恐、忧虑。
  • 香断:香气已尽。
  • 一炉沈水:指香炉中放有香料,沈水为一种香料。
  • 一灯青:灯光微弱,显得幽蓝。
  • 凉宵:凉爽的夜晚。
  • 孤衾:孤单的被子。
  • 梦难成:难以入梦或梦境无法实现。
  • 高梧:高大的梧桐树。

典故解析:

  • 梧桐:在古代,梧桐树常常象征孤独与惆怅,古人常用它来表达对离别的感伤。
  • 香火:表示对逝去事物的追忆,常用于表达对亲人或恋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鼎(1085年-1147年),字仲明,号澹庵,南宋时著名的政治家、诗人。他在诗词创作方面有着较高的成就,作品多表现对故国的思念和个人的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乌夜啼》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赵鼎的政治生涯中期。此时国家动荡、民生困苦,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孤独。


诗歌鉴赏:

《乌夜啼》是一首充满秋夜孤寂感的诗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凉夜中对往事的追忆和对孤独的感受。开头“檐花点滴秋清”,用细腻的听觉描写营造出了一种清冷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寂静的秋夜,滴水声声,令人心生惆怅。接下来的“寸心惊”则揭示了作者的内心感受,似乎在暗示一些不安的情绪。

“香断一炉沈水一灯青”描绘了孤独的生活情境,香火的熄灭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而微弱的灯光则映衬出夜的漫长与寒冷。诗人通过“凉宵永”和“孤衾冷”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冷清的夜晚与冰冷的被子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无尽的孤寂与失落。

最后的“叶叶高梧敲恨送残更”则通过意象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心中的惆怅。高高的梧桐叶在夜风中敲打,似乎在诉说着离别与思念,让人倍感伤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流露出深切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檐花点滴秋清:秋天的清晨,屋檐下的花瓣滴落,声声入耳。
  2. 寸心惊:内心因秋夜的寂静而感到不安。
  3. 香断一炉沈水一灯青:香炉中的香气已散去,只有一盏微弱的青灯伴随。
  4. 凉宵永:漫长的凉夜,无尽的孤独。
  5. 孤衾冷:孤单的被子,令人感觉冷清。
  6. 梦难成:心中难以成梦,未能入眠。
  7. 叶叶高梧敲恨送残更:高梧树叶在风中敲打,传递着心中的惆怅,送走了残缺的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香火和灯光比喻情感的流逝与孤独。
  • 拟人:高梧叶子仿佛在敲打着心中的惆怅,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凉宵永”和“孤衾冷”,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夜孤独与惆怅的深切感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檐花:象征着美好与脆弱。
  • :代表着往日的美好回忆。
  • :象征着希望与孤独。
  • 凉宵:代表着寂静与孤独的环境。
  • 高梧:象征着思念与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乌夜啼》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赵鼎
    C. 杜甫
    D. 白居易

  2. “香断一炉沈水一灯青”中“香”指的是什么? A. 食物
    B. 香料
    C. 花香
    D. 烟

  3. 诗中“孤衾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孤独
    C. 快乐
    D. 期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秋夕》 - 杜甫

诗词对比:

《乌夜啼》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孤独的感受和对故乡的思念,但《乌夜啼》更加强调了秋夜的孤寂和内心的惆怅,而《静夜思》则更多地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