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倅来泉》

时间: 2025-01-27 03:10:49

寒泉一窦行修渠,日夜输来为纳湖。

荷花菱叶并篱落,平分十顷青玻璃。

锡山老湫暗流注,此泉疑自玉龙吐。

问公泉中何所有,明月可弄不可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王倅来泉 王炎 〔宋代〕

寒泉一窦行修渠,日夜输来为纳湖。 荷花菱叶并篱落,平分十顷青玻璃。 锡山老湫暗流注,此泉疑自玉龙吐。 问公泉中何所有,明月可弄不可取。

白话文翻译:

寒冷的泉水从一个小洞中流出,沿着修长的渠道日夜不停地流向湖泊。 荷花和菱叶与篱笆交错,共同占据了这片广阔如青色玻璃的水面。 锡山的老潭水暗中流入,这泉水似乎是从玉龙口中吐出的。 问您泉中有什么,只有那可观赏却不可触及的明月。

注释:

  • 寒泉:指清凉的泉水。
  • 窦:小洞,孔。
  • 修渠:修长的水渠。
  • 纳湖:指泉水流入的湖泊。
  • 荷花菱叶:水生植物,荷花和菱角。
  • 篱落:篱笆。
  • 青玻璃:形容水面清澈如玻璃。
  • 锡山:地名,可能指某座山。
  • 老湫:老潭,深潭。
  • 玉龙:传说中的神龙。
  • 明月:指水中的月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这首诗描绘了一处泉水流入湖泊的景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王炎在游览某地时,被当地的泉水和湖泊景色所吸引,从而创作了这首诗。诗中通过对泉水、荷花、菱叶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泉水流入湖泊的静谧画面。首句“寒泉一窦行修渠”,以“寒泉”形容泉水的清凉,“一窦”则突出了泉水的源头之小,而“行修渠”则展现了泉水流动的轨迹。次句“日夜输来为纳湖”,用“日夜”强调了泉水的持续流动,“纳湖”则指明了泉水的目的地。后两句通过对荷花、菱叶和篱笆的描绘,展现了湖泊的生机与宁静。最后两句以“玉龙吐泉”和“明月可弄不可取”的意象,增添了诗的神秘感和哲理性,使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寒泉一窦行修渠”:寒泉从一个小洞中流出,沿着修长的渠道流动。
  2. “日夜输来为纳湖”:泉水日夜不停地流向湖泊。
  3. “荷花菱叶并篱落”:荷花和菱叶与篱笆交错,共同构成了湖泊的景色。
  4. “平分十顷青玻璃”:湖泊广阔如青色玻璃,被荷花和菱叶平分。
  5. “锡山老湫暗流注”:锡山的老潭水暗中流入。
  6. “此泉疑自玉龙吐”:这泉水似乎是从玉龙口中吐出的。
  7. “问公泉中何所有”:问您泉中有什么。
  8. “明月可弄不可取”:只有那可观赏却不可触及的明月。

修辞手法:

  • 比喻:“青玻璃”比喻湖泊的清澈。
  • 拟人:“玉龙吐泉”赋予泉水以生命和神秘感。
  • 对仗:“荷花菱叶并篱落”与“平分十顷青玻璃”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泉水、湖泊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寒泉:清凉的泉水,象征着纯净和生命力。
  • 荷花菱叶:水生植物,象征着生机和宁静。
  • 青玻璃:清澈的湖泊,象征着透明和宁静。
  • 玉龙:神秘的神龙,象征着神秘和力量。
  • 明月:水中的月影,象征着美丽和不可触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寒泉”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泉水 B. 清凉的泉水 C. 冰冷的泉水
  2. “青玻璃”在诗中比喻什么? A. 湖泊 B. 天空 C. 玻璃
  3. 诗中的“玉龙”象征着什么? A. 神秘和力量 B. 美丽和宁静 C. 纯净和生命力
  4. 诗中的“明月可弄不可取”表达了什么? A. 月亮的美丽 B. 月亮的不可触及 C. 月亮的神秘

答案:1. B 2. A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哲理思考。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秋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宁静心境。

诗词对比:

  • 王炎的《题王倅来泉》与苏轼的《赤壁赋》: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哲理思考,但王炎的诗更加注重对细节的描绘,而苏轼的赋则更加注重对整体意境的营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收录了苏轼的《赤壁赋》和王维的《山居秋暝》,可以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