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挽诗 其一》

时间: 2025-01-24 08:25:21

弧矢能天授,诗书德日新。

中兴扶汉祚,内禅赞尧仁。

镂玉三朝庆,涂椒四世亲。

乘云今不返,垂白泣遗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弧矢能天授,诗书德日新。中兴扶汉祚,内禅赞尧仁。镂玉三朝庆,涂椒四世亲。乘云今不返,垂白泣遗民。

白话文翻译:

弓箭之能,天赋所赐;诗书之德,日日更新。中兴扶持汉朝的命运,内禅赞颂尧的仁德。玉器雕刻庆祝三朝,椒涂四世亲缘。乘云而去,今不复返,白发遗民垂泪哭泣。

注释:

  • 弧矢:指弓箭,这里比喻武力或才能。
  • 天授:天赋,天生的才能。
  • 诗书:指文化教育,这里比喻德行和知识。
  • 德日新:德行不断更新,日益完善。
  • 中兴:指国家由衰落而复兴。
  • 扶汉祚:扶持汉朝的命运。
  • 内禅:指帝王在位时主动让位给继承人。
  • 赞尧仁:赞颂尧的仁德。
  • 镂玉:雕刻玉器,这里指庆祝的仪式。
  • 三朝:指连续三个朝代。
  • 涂椒:古代宫廷中用椒涂墙,取其香气,这里指家族的连续亲缘。
  • 四世亲:四代人的亲缘关系。
  • 乘云:比喻仙逝或去世。
  • 垂白:指年老。
  • 泣遗民:遗留下来的百姓哭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约1137-1214),字子安,号梅溪,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以诗见长。此诗是为纪念太皇太后而作,表达了对太皇太后德行的赞颂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太皇太后去世后,王炎以此诗表达对太皇太后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太皇太后德行的赞颂,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首句“弧矢能天授,诗书德日新”,以弓箭和诗书为喻,赞颂太皇太后的天赋才能和不断更新的德行。后句“中兴扶汉祚,内禅赞尧仁”,则表达了作者对太皇太后在国家中兴和政治传承中的重要作用的高度评价。最后两句“乘云今不返,垂白泣遗民”,则流露出对太皇太后去世的深切哀悼和对遗民的同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挽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弧矢能天授”:以弓箭为喻,赞颂太皇太后的天赋才能。
  • “诗书德日新”:以诗书为喻,赞颂太皇太后的德行不断更新。
  • “中兴扶汉祚”:表达太皇太后在国家中兴中的重要作用。
  • “内禅赞尧仁”:赞颂太皇太后在政治传承中的仁德。
  • “镂玉三朝庆”:以玉器雕刻为喻,庆祝太皇太后连续三个朝代的贡献。
  • “涂椒四世亲”:以椒涂墙为喻,表达太皇太后家族的连续亲缘。
  • “乘云今不返”:比喻太皇太后去世,不再回来。
  • “垂白泣遗民”:表达对太皇太后去世的哀悼和对遗民的同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弧矢能天授”、“诗书德日新”等,通过比喻增强了表达效果。
  • 对仗:如“中兴扶汉祚,内禅赞尧仁”,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太皇太后德行的赞颂,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对太皇太后去世的哀悼。

意象分析:

  • 弧矢:象征武力和才能。
  • 诗书:象征德行和知识。
  • 镂玉:象征庆祝和纪念。
  • 涂椒:象征家族的连续亲缘。
  • 乘云:象征仙逝或去世。
  • 垂白:象征年老和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弧矢”比喻什么? A. 武力 B. 才能 C. 德行 D. 知识
  2. “诗书德日新”中的“德日新”是什么意思? A. 德行不断更新 B. 德行日益完善 C. 德行日益减少 D. 德行日益增加
  3. “中兴扶汉祚”中的“中兴”指的是什么? A. 国家由衰落而复兴 B. 国家由兴盛而衰落 C. 国家由和平而战争 D. 国家由战争而和平
  4. “内禅赞尧仁”中的“内禅”是什么意思? A. 帝王在位时主动让位 B. 帝王在位时被动让位 C. 帝王在位时主动退位 D. 帝王在位时被动退位
  5. “乘云今不返”中的“乘云”比喻什么? A. 仙逝 B. 去世 C. 离开 D. 返回

答案: 1. B 2. A 3. A 4. A 5.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 杜甫《春望》: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词对比:

  • 王炎此诗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在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炎的诗更多地关注国家命运和政治传承。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王炎诗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