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时间: 2025-01-10 22:35: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唐多令
作者: 张之翰 〔元代〕
静有读书缘。贫无使鬼钱。
尽虚斋尽日萧然。
鲸海波涛三万丈,元不到此山前。
梦蝶正翩翩。香匜飘篆烟。
更何心敢怨青天。
若论闲居多少兴,风与月浩无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贫困生活的无奈。尽管居住在简陋的书斋中,生活清贫,却也能享受书中的乐趣。即使面对波澜壮阔的海洋,自己却始终无法抵达。梦中的蝴蝶翩翩起舞,香气在空中飘散。对于命运,也无从怨恨。闲居的生活虽寡淡,但风和月的美好无边无际,令人感到无限的兴致。
注释:
字词注释:
- 静有:安静地拥有,指内心的宁静。
- 鬼钱:指不义之财或意外之财,诗中表达贫困的无奈。
- 尽虚斋:意指书斋的空旷和清冷。
- 鲸海:比喻大海,形容气势雄伟。
- 元不到此山前:意指自己无法到达某个理想的境地。
- 梦蝶:梦中出现的蝴蝶,象征自由与美好。
- 香匜飘篆烟:香炉中飘出的香烟,象征文人气息。
- 怨青天:对命运或环境的不满。
- 风与月:自然的美好,象征闲适的生活。
典故解析: “梦蝶”出自庄子,寓意梦与现实的模糊界限,象征生死与存在的哲学思考。“鲸海”与“波涛三万丈”则体现了大自然的浩瀚与人类渺小的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之翰,元代诗人,生于不平凡的历史时期,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欣赏。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淡然的态度面对世事。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清贫而又充实的生活背景中,反映了作者虽身处困境却对生活抱有积极态度的心境。
诗歌鉴赏:
《唐多令》表现了张之翰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中流露出一种宁静而淡泊的情怀,作者虽处于贫困之中,但却积蓄着丰富的精神世界。他通过对书斋的描绘,表达出一种与世无争的理想生活。诗的前半部分,作者以“静有读书缘”开篇,揭示出读书对他心灵的滋养,而后则是对贫穷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接着,“鲸海波涛三万丈”更是将个人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对比,突显出人生的局限与追求的渴望。后半部分,梦中的蝴蝶与香烟的意象,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最后以“风与月浩无边”点明生活的广阔与自然的美好,给人一种释然的自由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与探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静有读书缘。 - 在宁静中有读书的缘分,表现出对书籍的热爱。
- 贫无使鬼钱。 - 生活贫困,没有不义之财,表达对贫穷的无奈。
- 尽虚斋尽日萧然。 - 整日待在空荡的书斋中,感到寂寞。
- 鲸海波涛三万丈,元不到此山前。 - 比喻大海的壮丽,而自己始终无法抵达理想的境地。
- 梦蝶正翩翩。 - 梦中蝴蝶翩翩起舞,象征自由和美好。
- 香匜飘篆烟。 - 香气飘散,点缀出文人气息。
- 更何心敢怨青天。 - 对命运无从怨恨,表现出淡然的态度。
- 若论闲居多少兴,风与月浩无边。 - 反映闲居的乐趣,风和月的美好是无限的。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大海比作波涛,形象生动。
- 对仗:如“风与月浩无边”对“鲸海波涛三万丈”,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梦蝶的形象赋予了生活美好的希望。
主题思想: 全诗展现了对知识的渴望与对生活的反思,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美,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斋:象征安静与读书的精神空间。
- 鲸海:象征自然的浩瀚与人生的渺小。
- 梦蝶:代表自由与美好的理想。
- 香匜:象征文人的气息与生活的雅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静有读书缘”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财富的渴望
- B. 对读书的热爱
- C. 对世事的无奈
答案:B
-
“鲸海波涛三万丈”中的“鲸海”比喻什么?
- A. 自然的浩瀚
- B. 个人的理想
- C. 生活的困境
答案:A
-
诗的最后一句“风与月浩无边”表达了什么?
- A. 对贫穷的抱怨
- B. 对自然的赞美
- C. 对生活的绝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张之翰的《唐多令》更多地体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与内心的宁静,而李白则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两者都在各自的背景下展现了对生活的深邃思考,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张某编著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某著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教育部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