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笔工柳之庠》
时间: 2025-01-24 19:20: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笔工柳之庠
作者:王之道 〔宋代〕
我昔丞历阳,好笔得柳生。
维时习治久,群盗方纵横。
生售数毛颖,一一简择精。
作字可人意,为我供笔耕。
不知二十年,天下乃复平。
尔贫技不售,我因功无成。
布衫负篛笠,羸然过柴荆。
我老废读书,无意游管城。
千钱与斗米,聊尔饷此行。
归家饱妻子,一笑嘲彭亨。
白话文翻译:
我曾在历阳担任丞相,得到了柳生这样的好笔。
那时我勤于学习,正值盗贼横行的时期。
柳生出售几根毛笔,我精挑细选,挑出最好的。
写出的字令我满意,成为我耕耘笔墨的工具。
不觉间二十年过去,天下终于恢复了平静。
你虽因技艺不被重用,而我却因功劳未成就。
穿着布衫,背着竹笠,瘦弱地走过柴荆。
我已年老,无法再读书,也无意游玩管城。
带着千钱与斗米,勉强维持这次出行。
回家后给妻子带来饱饭,笑谈嘲讽彭亨。
注释:
- 丞历阳:丞相的职务,历阳为地名。
- 柳生:指柳树的枝条,这里比喻好笔。
- 维时:在那个时候。
- 习治:勤于学习和治理。
- 群盗:指横行的盗贼。
- 简择精:精心挑选。
- 笔耕:用笔耕作,写作。
- 尔贫技不售:你虽贫穷,技艺却无人问津。
- 布衫负篛笠:穿着布衣,背着竹笠,描绘贫困的形象。
- 柴荆:杂草丛生的地方,暗示环境恶劣。
- 千钱与斗米:仅有的微薄收入。
- 嘲彭亨:笑谈或讽刺彭亨的情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作品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经历,表现出对时局的无奈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不仅有对个人经历的回忆,还有对社会动荡与平静后的思考,展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歌鉴赏:
《赠笔工柳之庠》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关系。开篇提到的“我昔丞历阳”让人感受到一种过去的辉煌,但很快诗人转入对动荡时代的描写,体现出一种无奈和悲凉。诗中“群盗方纵横”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混乱,诗人对此深感无奈。
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经历了二十年的风雨,社会终于恢复平静,但他却因“尔贫技不售”而感到失落。此句不仅表达了对自身技艺未能被重用的惋惜,也折射出社会对人才的无情。画面中的“布衫负篛笠”,既是对自身贫困的自嘲,也传达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无奈。
最后两句“归家饱妻子,一笑嘲彭亨”则带有一种豁达的自我调侃,虽有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但依然能够与家人分享温馨的时刻,表现出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昔丞历阳:诗人回忆自己的过去,曾在历阳担任丞相,表明曾有过显赫的地位。
- 好笔得柳生:提到柳生的好笔,暗示诗人对书法的热爱与追求。
- 维时习治久,群盗方纵横:描述当时的动乱,诗人虽勤于学习,但外界环境却极为恶劣。
- 生售数毛颖:柳生的毛笔虽少,但每一根都是精挑细选。
- 作字可人意:写出的字令诗人满意,显示出他对书法的执着。
- 不知二十年,天下乃复平:时光荏苒,经过二十年,社会终于恢复了平静。
- 尔贫技不售:对比自身成就,感叹技艺无人问津。
- 布衫负篛笠,羸然过柴荆:描绘诗人的贫困与无奈,形象生动。
- 我老废读书:年纪渐长,因生活所迫无法再读书。
- 千钱与斗米:微薄的经济状况,生活拮据。
- 归家饱妻子,一笑嘲彭亨:乐观面对生活,与家人分享温暖的画面,展现出一种洒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布衫负篛笠”与“羸然过柴荆”形成对比,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比喻:柳生比喻成诗人写作的工具,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追求。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回顾,传达了对社会动荡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同时展现出诗人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生:象征着文人墨客的理想与追求。
- 群盗:象征着社会动荡与不安。
- 布衫与篛笠:代表诗人的贫困与艰辛。
- 柴荆:象征着生活的困苦与艰难。
- 妻子:象征着家庭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柳生”是什么? A. 一种柳树
B. 一种好笔
C. 一位画家
D. 一种植物 -
诗人曾在什么地方担任丞相? A. 杭州
B. 历阳
C. 南京
D. 北京 -
诗中“千钱与斗米”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财富
B. 诗人的收入微薄
C. 诗人的投资
D. 诗人的理想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王之道的《赠笔工柳之庠》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与个人命运的无奈,但王之道更侧重于个人的生存状态,而杜甫则着重于国家的兴亡与个人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王之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