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僧广实三首》

时间: 2025-02-04 16:31:54

动容俱见古人情,千里归来得我惊。

七载何曾有离别,水中明月本相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动容俱见古人情,千里归来得我惊。
七载何曾有离别,水中明月本相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人情感的共鸣,虽千里归来,却令我感到惊讶。七年之间从未真正离别,正如水中明月本来就相互相亲。

注释:

  • 动容:感动、动情。
  • 俱见:都能够看到、感受到。
  • 千里归来:指远道而归,形容路途遥远。
  • 七载:七年。
  • 离别:分别。
  • 水中明月:比喻事物的本质,月亮倒映在水中,表面与实质相亲。

典故解析:

  • 水中明月:这一意象常用来比喻事物的真相和表面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一种哲理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之道,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常蕴含哲理,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王之道归来之际所作,表达了他对离别和重聚的感慨,反映了宋代人们对友谊、离别和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情感,诗人通过对古人情感的感受,抒发了自己对重聚的惊喜和对离别的思考。诗中“千里归来得我惊”不仅传达了归来的喜悦,也暗含了对长途跋涉的感慨,表现出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再者,诗人提到的“七载何曾有离别”,在时光的流逝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却并未因时间而淡化,反而如水中明月般,始终相互映照、相互依存。这种感情的持久性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仿佛在强调即便身处不同的地方,彼此的心灵依然紧密相连。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诗词解析:

  • 第一句:动容俱见古人情,表达了诗人对古人情感的共鸣,似乎在说,古代人那种真挚的情感仍然可以在今天被感受到。
  • 第二句:千里归来得我惊,以“千里”形容归来的不易,带着惊讶的语气,彰显与友人重聚的感动。
  • 第三句:七载何曾有离别,表现出与友人之情的深厚,七年之间并未真正经历离别。
  • 第四句:水中明月本相亲,借用水中明月的意象,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如同明月般的亲密关系,尽管身处不同的环境,心灵却能够相互理解与支持。

修辞手法:

  • 比喻:水中明月,比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深厚。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表现出汉诗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无论时光如何流逝,真挚的情谊总能跨越距离而相互映照。诗人通过对古人情感的感受,反映了对生命真谛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古人情:象征着一种历史传承的情感。
  • 千里归来:代表着长途的奔波和对重聚的期待。
  • 水中明月:象征人际关系的亲密与不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千里归来”的意思是: A. 归来的路途很短
    B. 归来的路途很远
    C. 归来的人很多
    D. 归来的人很少

  2. “水中明月”象征什么? A. 物质的富裕
    B. 人际关系的亲密
    C. 自然的美丽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珍视,意境清新,适合对比王之道的作品,二者在情感表达与自然意象上相辅相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