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吟 送别越生和云臣韵》
时间: 2025-01-27 03:23: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丹凤吟 送别越生和云臣韵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细数频年游处,舞榭莺梳,歌筵燕掠。
垫巾侧帽,双倚东风院落。
簟纹新染,水烟小定,更忆溪边,画桡斜阁。
似梦如尘情绪,事去凝思,花影还簸墙角。
今夜阳关怕唱,玉樽潋滟持旋却。
若到无诸国,有连天嘶马,匝树飞鹊。
轻红荔子,笼遍戈船绡幕。
我在江南残照里,只行踪落拓。
武夷回首,倘依然念著。
白话文翻译
细细数算这些年游玩的地方,舞榭中的黄莺梳理花枝,歌筵上燕子轻轻掠过。
垫着巾子侧过帽子,双双倚靠在东风拂过的院落里。
新染的竹席上,水烟轻轻缭绕,更让我想起溪边,画舫斜靠的阁楼。
这似梦似尘的情绪,往事如烟,花影依旧在墙角摇曳。
今夜在阳关唱歌怕是难以自持,手中持着酒樽,波光潋滟旋转着。
如果能到无诸的国度,连天的马嘶声,树上飞舞的鹊鸟。
轻红的荔枝,遍布在戈船的绡幕之上。
我在江南的残照中,唯有落拓的行踪。
武夷回首,倘若依然会思念。
注释
- 舞榭:指供人歌舞的场所。
- 莺梳:指黄莺在枝头梳理羽毛,形象生动。
- 簟纹:竹席上的花纹。
- 水烟:水烟缭绕,营造了轻松的氛围。
- 阳关:古代著名的关口,常用来象征离别。
- 无诸国:指理想中的无忧无虑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20-约1695),字子华,号夔云,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婉约清丽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创作背景:该诗是在送别友人时写的,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反映了清代士人的情感和生活。
诗歌鉴赏
《丹凤吟 送别越生和云臣韵》是一首充满了离愁别绪的佳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往昔游历的回忆与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开篇即以“细数频年游处”引入,展现了时光的流逝,接着通过“舞榭莺梳,歌筵燕掠”生动描绘了游玩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但随着诗意的发展,作者的情感逐渐转向对离别的惆怅。
诗中“似梦如尘情绪,事去凝思,花影还簸墙角”一句,体现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伤,仿佛那些美好的瞬间如梦一般,已成为过往。随着“今夜阳关怕唱,玉樽潋滟持旋却”,离别的情感愈发浓烈,阳关曲本是离别时常唱的曲子,但此时却让人心生畏惧。
最后两句“我在江南残照里,只行踪落拓”则深刻体现了作者的孤独与无助,江南的美景与残照反衬出内心的落寞,令人动容。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丰富的意象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细数频年游处:回忆过去多年的游历。
- 舞榭莺梳,歌筵燕掠:描绘游玩时的欢快场景。
- 垫巾侧帽,双倚东风院落:描述轻松愉快的氛围。
- 簟纹新染,水烟小定:细致描写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之美。
- 似梦如尘情绪:感慨过往似梦,情感复杂。
- 事去凝思,花影还簸墙角:回忆与现实的交织。
- 今夜阳关怕唱:对离别的恐惧,情感愈加沉重。
- 轻红荔子,笼遍戈船绡幕:展现了江南的美丽和生动的景象。
- 我在江南残照里,只行踪落拓:表达孤独和无助的感受。
- 武夷回首,倘依然念著: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留有余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似梦如尘”形容情感的虚幻。
- 拟人:如“花影还簸墙角”,赋予花影生命。
- 对仗:整首诗在对仗和韵律上都非常工整,使得诗歌更具韵味。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离别与怀念,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往昔岁月的深切怀念,展现出清代士人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舞榭:象征欢乐的聚会场所。
- 莺:象征春天和青春。
- 阳关:象征离别和告别的情景。
- 江南:象征美丽的故乡和思念的寄托。
- 武夷:象征诗人的故土和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舞榭”指的是什么?
A. 餐馆
B. 歌舞场所
C. 酒店
D. 学校 -
“今夜阳关怕唱”中的“阳关”主要象征什么?
A. 快乐
B. 离别
C. 旅行
D. 友谊 -
诗中“轻红荔子”所描绘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伤感
B. 欢乐
C. 热情
D. 乡愁
答案:
- B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赠花卿》
诗词对比:
- 李白《送友人》:同样表达离别之情,但更多展现豪放之气。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以自然景物描写为主,情感更为内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陈维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