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炉边午梦》

时间: 2025-02-04 15:48:54

此间可。

室小犹能容我。

窗外腊梅窥数朵,远山眉际亸。

午睡关门上锁,贪此一炉好火。

忘却平生冰雪颗,春融江上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此间可。室小犹能容我。窗外腊梅窥数朵,远山眉际亸。午睡关门上锁,贪此一炉好火。忘却平生冰雪颗,春融江上舸。

白话文翻译:

在这里很好,虽然房间不大,却能容纳我。窗外的腊梅偷偷地探出几朵花,远山在眉际轻轻升起。午睡时关好门锁,贪恋这炉火的温暖。忘却了平生所经历的冰雪,春天已经在江上融化,船只也开始漂流。

注释:

  • 腊梅:一种冬季开花的梅花,象征坚韧与希望。
  • :意为升起、露出。
  • :古代指小船。

典故解析:

  • “冰雪颗”:意指诗人曾经遭遇的苦难与艰辛。
  • “春融江上舸”:体现了春天的复苏与生机,暗示着新的开始。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单人耘,近代诗人,风格独特,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冬春交替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温暖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去艰苦经历的释然。

诗歌鉴赏:

这首《谒金门 炉边午梦》通过对室内温暖环境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与安逸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室小犹能容我”展现出一种心态上的满足,虽然空间有限,但内心却是宽广的。窗外的腊梅与远山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清雅的氛围,尤其是“腊梅窥数朵”富有生动的画面感,给人以希望的暗示。

“午睡关门上锁,贪此一炉好火”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温暖的渴望与珍惜,尤其在寒冷的冬日,温暖的炉火成为了他心灵的依靠。而“忘却平生冰雪颗”则是一种对过往苦难的释然,表现了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以及春天的来临所带来的新生与希望。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一种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此间可”:表示此地不错,暗示诗人对环境的认可。
    • “室小犹能容我”:虽小的空间,心灵却能得到满足,表达了对简约生活的赞美。
    • “窗外腊梅窥数朵”:生动描写窗外的腊梅,寓意着即使在严寒中也有生命的顽强。
    • “远山眉际亸”:山在远处轻轻升起,暗示生活的远景与希望。
    • “午睡关门上锁”:强调午睡时的安静与私密。
    • “贪此一炉好火”:对温暖的渴望,表露人对温暖的向往。
    • “忘却平生冰雪颗”:表达对过去苦难的释然。
    • “春融江上舸”:春天的来临,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艰辛比作“冰雪”,与春天形成对比。
    • 拟人:腊梅“窥”人,赋予植物以情感。
    • 对仗:如“午睡关门上锁”、“贪此一炉好火”,形成和谐的音韵。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温暖生活的向往,对过去苦难的释然,以及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意象分析:

  • 腊梅:象征着坚韧与希望。
  • 炉火:代表温暖与安宁。
  • 春天:象征生命的复苏与新的开始。
  • 江上舸:寓意着人生旅途的继续与前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单人耘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腊梅”代表了什么?

    • A) 冬天的寒冷
    • B) 坚韧与希望
    • C) 春天的温暖
  3. “春融江上舸”中的“舸”意指?

    • A) 大船
    • B) 小船
    • C) 渔船

答案:

  1. B) 单人耘
  2. B) 坚韧与希望
  3. B) 小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同样以春天为主题,表现了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 《静夜思》: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表达了乡愁与思念。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人传记》
  • 《诗词的魅力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