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子心如行脚僧,秋风久已办行縢。
纸衾夜夜江湖梦,小复迟留待判惩。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心如同那行脚僧,随风而行,早已做好了行囊准备。
夜晚在纸被下做着江湖的梦,迟迟未能醒来,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注释:
字词注释:
- 老子:指作者自己,表达自谦。
- 心如行脚僧:比喻心境漂泊、无定。
- 秋风:象征时光流逝,暗示生命的无常。
- 纸衾:指薄被,象征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 江湖梦:指对江湖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判惩:指命运的审判与报应。
典故解析:
“行脚僧”是古代的一种流浪和尚,象征着自由与漂泊的生活。诗中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随性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通晓诗、文、词、书、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尤其以诗名扬。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及战乱,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风格刚健而质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个人遭遇挫折之时,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连日暴下薾然不支戏作》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以“老子心如行脚僧”引入,便直接揭示了作者的心境,漂泊无定,象征着他对人生的思考。秋风的描写不仅让人感觉到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接着,诗中描绘了“纸衾夜夜江湖梦”,这是对梦境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内心对江湖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然而,这种梦境并不真实,纸被的轻薄象征着生活的脆弱与不易。最后一句“小复迟留待判惩”更是将诗意推向高潮,暗示着对未来的无奈与等待,似乎在诉说着人生的种种不如意。
整首诗在意象上具有较强的象征性,通过秋风、纸被、江湖等元素,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常与对理想的追求,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子心如行脚僧:表达了作者心灵的漂泊与不安。行脚僧的生活象征着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
- 秋风久已办行縢:秋风的到来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行囊准备象征着作者内心的追求与准备。
- 纸衾夜夜江湖梦:纸被的薄弱与江湖梦的渴望形成对比,反映出作者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失落。
- 小复迟留待判惩:对未来的惆怅,等待命运的决定,表现了一种无奈与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行脚僧”,表达内心的漂泊感。
- 对仗:如“纸衾夜夜”与“江湖梦”,形成声音与意象的和谐美。
- 象征:秋风、纸被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生活的艰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纸衾:象征生活的脆弱与艰辛。
- 江湖梦:象征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老子心如行脚僧”中的“行脚僧”指的是什么?
A. 旅行者
B. 行乞者
C. 流浪和尚
D. 学者 -
诗中“纸衾夜夜江湖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理想的追求
B. 对现实的逃避
C. 对生活的满足
D. 对家乡的思念 -
诗中“秋风久已办行縢”中,“行縢”指的是什么?
A. 行李
B. 离别
C. 旅行的准备
D. 生活的负担
答案:
- C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陆游的《连日暴下薾然不支戏作》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陆游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二者在风格和情感基调上各有特色,却都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与关怀。
参考资料:
- 《陆游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名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