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江南 其九》

时间: 2025-04-27 14:52:45

人去也,人去梦偏多。

忆昔见时多不语,而今愉悔更生疏,梦里自欢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梦江南 其九
人去也,人去梦偏多。
忆昔见时多不语,
而今愉悔更生疏,
梦里自欢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现状的惋惜。作者感叹人离去后,梦中对其的思念反而更多。回想当初相见时,两人之间却少有言语;而如今即使想起,心中却生出更多的悔恨与生疏。只在梦里,自己才能欢愉。

注释:

  • 人去也:人已经离去。
  • 梦偏多:梦中对这个人的思念却反而增多。
  • 忆昔:回忆过去。
  • 见时多不语:当初见面时,彼此之间却很少说话。
  • 愉悔:既有愉快的回忆,也有悔恨的情绪。
  • 生疏:感情变得陌生。
  • 梦里自欢娱:只有在梦中才能感到快乐与自我安慰。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普遍的人际情感和对过往的追忆,涉及到“梦”这一意象,表达了人们对失去的珍贵关系的向往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柳是,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情感的细腻刻画。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个人对人生经历的沉思,社会上人们的情感交流逐渐趋于淡漠,诗人通过梦境反映内心的追忆和惋惜。

诗歌鉴赏:

《梦江南 其九》通过简练的语言刻画了人际关系的脆弱与复杂。诗人用“人去也,人去梦偏多”开篇,直接点出主题,抒发了对逝去人情的无奈与惋惜。紧接着的“忆昔见时多不语”,道出了当初相见时的默默无言,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生疏。接下来的“而今愉悔更生疏”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后悔与生疏交织在一起,使人倍感心痛。最后一句“梦里自欢娱”则是一种自我安慰,在梦中找寻那份曾经的欢愉,展现了诗人对理想情感的渴望与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透过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深刻描绘了人们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过往的怀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人去也,人去梦偏多:表达了人离去后,梦中对他的思念反而加深,反映了对失去的感伤。
    • 忆昔见时多不语:回忆起昔日相见时,彼此却少有交流,显得格外无奈。
    • 而今愉悔更生疏:如今回想,愉快的回忆中夹杂着悔恨与日渐生疏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
    • 梦里自欢娱:在梦中才能找到一丝安慰,体现了内心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渴望。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见时多不语”与“愉悔更生疏”的对比,突出情感的变化。
    • 象征:梦境象征着对逝去关系的怀念与期望,展现了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迁,反映出失去后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理想关系的渴望。情感的细腻刻画,使读者感同身受。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梦中的欢愉是现实中的安慰和寄托。
  • :代表着过往的重要人物,情感的寄托与对失去的惋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人去也”的意思是:

    • A. 人回来了
    • B. 人已经离去
    • C. 人在梦中
  2. “而今愉悔更生疏”中的“生疏”指的是:

    • A. 关系变得亲密
    • B. 感情变得陌生
    • C. 愉快的情感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柳是的《梦江南 其九》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现了对过往的思念,但李白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怀念,而柳是则更侧重于对人际关系的细腻感受,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诗歌风格。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选》
  2. 《古诗词鉴赏方法》
  3.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