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无锡北楼(一作皇甫冉诗)》

时间: 2025-01-26 03:24:24

秋兴因危堞,归心过远山。

风霜征雁早,江海旅人还。

驿树寒仍密,渔舟晚更闲。

仲宣何所赋,只欲滞柴关。

意思解释

登无锡北楼(一作皇甫冉诗)

原文展示:

秋兴因危堞,归心过远山。
风霜征雁早,江海旅人还。
驿树寒仍密,渔舟晚更闲。
仲宣何所赋,只欲滞柴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为秋天的景色而感到兴奋,虽然心中思念故乡,但却要经过遥远的山峦。秋风和霜冻使得大雁早早南飞,江海的旅人也都纷纷归来。驿站旁的树木依旧茂密,傍晚时分渔船显得更加悠闲。仲宣(指王维)在诗中写了什么呢?我只想在柴关这个地方停留。

注释:

  • 危堞:高大的城墙,指北楼所在的高处。
  • 归心:归乡的心情。
  • 征雁:指迁徙的大雁,秋天时常见。
  • 江海旅人:远行的人,指在外漂泊的游子。
  • 驿树:驿站旁边的树木,通常是高大茂密的。
  • 仲宣:王维,唐代著名诗人,号“仲宣”。
  • 柴关:指柴门关,表示诗人想要停留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郎士元,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主要集中在山水田园诗方面,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秋天,诗人登高望远,感受到季节变化带来的思乡之情。在这个时节,自然景色的变化使人更加思念故土,尤其是在高处俯瞰四周的景象,触动了内心的情感。

诗歌鉴赏:

《登无锡北楼》是一首充满秋意与思乡情怀的诗作。诗人在高楼之上,放眼远眺,秋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流露出深沉的思乡情。首联“秋兴因危堞,归心过远山”,将诗人的情感与环境紧密相连,诗人因眼前的壮丽景色而兴起游览的兴致,但又因思念故乡而心生惆怅。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秋天的特征:大雁的迁徙、旅人的归来,渔舟的悠然,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展现了秋天的生动与宁静。最后一句“仲宣何所赋,只欲滞柴关”,不仅提到王维的诗作,还表达了诗人对安逸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迷茫,渴望在柴关停留,远离尘世的纷扰。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蕴含了深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兴因危堞:秋天的景色让诗人兴致勃勃,因为登上高楼,视野开阔。
  2. 归心过远山:然而,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却让他感到一丝孤独,必须跨越遥远的山峦才能回到故乡。
  3. 风霜征雁早:秋风和霜冻让大雁提前南飞,象征了时光的流逝。
  4. 江海旅人还:在外漂泊的旅人也纷纷回家,呼应了诗人内心的归属感。
  5. 驿树寒仍密:驿站旁的树木依然茂密,透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6. 渔舟晚更闲:傍晚时分,渔舟在水面上显得更加悠闲,反衬出诗人的孤独。
  7. 仲宣何所赋:提到王维的诗作,引出诗人的思考。
  8. 只欲滞柴关:诗人渴望停留在柴关,表达了对安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归心过远山”,用山比喻归乡的艰辛。
  • 对仗:如“风霜征雁早,江海旅人还”,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驿树寒仍密”,树木仿佛有了生命,增强了诗的氛围。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孤独的思乡情感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反映了唐代文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成熟与思念。
  • :代表离别与归宿的渴望。
  • 渔舟:象征宁静与安逸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的“仲宣”指的是哪位唐代诗人?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驿树”主要表现了哪种情感? A. 高兴
    B. 寂寞
    C. 忧伤
    D. 期待

  3. 本诗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头》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夜泊牛头》:则通过对夜晚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孤独的感受和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相关学术论文与古诗词研究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