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吴季野话抚州潜心阁
作者:梅尧臣 〔宋代〕
高阁潜心所,图书曝蠹收。
青山随宅转,远水向门流。
迤逦看无厌,潺湲听不休。
一闻秦洞说,便欲泛渔舟。
白话文翻译:
这座高阁是我潜心研究的地方,书籍在阳光下晾晒以驱散虫蛀。青山随着我的宅邸而转动,远处的水流向我家门口。看那蜿蜒的风景让我流连忘返,潺潺的水声让我听得不想停歇。听到秦洞的故事,我便想要划着渔舟去游玩。
注释:
- 潜心: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
- 曝蠹收:曝晒以驱虫,书籍常常需要晾晒以防虫蛀。
- 青山:指的是自然风光,象征宁静与美好。
- 迤逦:蜿蜒曲折,形容风景的美丽。
- 潺湲:形容流水声,通常是轻柔而不断的声音。
- 秦洞:可能指代古代的某个传说或故事,具有文人雅趣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庐陵山人,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擅长五言诗和古体诗。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吴季野话抚州潜心阁》创作于梅尧臣在抚州任职期间,反映了他在自然环境中沉浸于学问与创作的愉悦。诗中描绘出他对山水的热爱与对文学的执着,展现了宋代士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梅尧臣在抚州的生活场景,表现了他渴望隐逸与研究的心境。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他在高阁中专心致志地读书、写作的情景,书籍的保养象征着对知识的珍视与对学问的追求。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自然的美丽,青山与远水的和谐景致让人心情愉悦,给人以无尽的遐想。这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恬静与自在。最后一句提到的“秦洞”,引发了他对水上游玩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自由的心情。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形成了一个和谐美好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阁潜心所:高阁是诗人用来潜心研究的地方,表明了他对学问的专注。
- 图书曝蠹收:书籍在阳光下晾晒,暗示了对书籍的珍视与细心呵护。
- 青山随宅转:青山似乎随着宅子而转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远水向门流:远处的水流向家,象征着自然的馈赠与生活的滋养。
- 迤逦看无厌:蜿蜒的景色让人看得不厌,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无限向往。
- 潺湲听不休:流水的声音轻柔悦耳,令人听得入神,表现了自然的魅力。
- 一闻秦洞说:提到秦洞的传说,暗示了古代文化的吸引力。
- 便欲泛渔舟:一听到故事就想去划舟,体现了诗人向往自由的心情。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高阁”和“青山”,“图书”和“远水”等形成了对仗的美感。
- 比喻:没有明显的比喻,但自然景象与人心的交融形成了隐喻。
- 拟人:青山随宅转,赋予了自然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追求自然与学问的和谐,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热爱。诗人通过描绘自家高阁的环境,表达了他对静谧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识的不懈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阁:象征着学问与思考的空间。
- 青山:象征自然之美与宁静。
- 远水:象征生活的滋养与灵动。
- 潺湲:象征自然的声音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高阁”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学问
- C. 权力
-
“潺湲”一词用来形容什么?
- A. 风声
- B. 水流声
- C. 鸟鸣声
-
诗人想去“泛渔舟”的原因是什么?
- A. 想捕鱼
- B. 向往自由
- C. 想游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王维在诗中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的美好,但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哲理的思考,而梅尧臣则在自然与学问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体现了士人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