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二首其一》

时间: 2025-02-04 15:32:06

大火贞朱光。

积阳熙自南。

望舒离金虎。

屏翳吐重阴。

凄风迕时序。

苦雨遂成霖。

朝游忘轻羽。

夕息忆重衾。

感物百忧生。

缠绵自相寻。

与子隔箫墙。

箫墙阻且深。

形影旷不接。

所托声与音。

音声日夜阔。

何用慰吾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大火贞朱光。积阳熙自南。望舒离金虎。屏翳吐重阴。凄风迕时序。苦雨遂成霖。朝游忘轻羽。夕息忆重衾。感物百忧生。缠绵自相寻。与子隔箫墙。箫墙阻且深。形影旷不接。所托声与音。音声日夜阔。何用慰吾心。

白话文翻译

大火星正放着朱红色的光芒。南方的阳光积聚而温暖。望舒星离开了金虎星。屏翳神吐出浓重的阴云。凄凉的风违背了时节的顺序。苦涩的雨终于形成了连绵的雨。早晨游玩忘记了轻盈的羽毛。晚上休息时回忆起厚重的被子。感受到外物,百般忧愁生出。缠绵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寻找。与你隔着箫墙。箫墙阻隔且深远。形影相隔遥远无法接触。所依托的只是声音与音乐。声音与音乐日夜广阔。用什么来安慰我的心。

注释

  • 大火贞朱光:大火星,即心宿二,古代认为是夏天的代表星,此处形容其光芒炽烈。
  • 积阳熙自南:积聚的阳光从南方照来,形容夏日阳光的温暖。
  • 望舒离金虎:望舒,古代神话中的月御,金虎,星宿名,此处指月亮的运行。
  • 屏翳吐重阴:屏翳,古代神话中的雨神,此处形容雨云密布。
  • 凄风迕时序:凄凉的风违背了正常的时节顺序。
  • 苦雨遂成霖:苦涩的雨终于形成了连绵不断的雨。
  • 朝游忘轻羽:早晨游玩时忘记了轻盈的羽毛,形容心情轻松。
  • 夕息忆重衾:晚上休息时回忆起厚重的被子,形容心情沉重。
  • 感物百忧生:感受到外物,百般忧愁生出。
  • 缠绵自相寻:缠绵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寻找。
  • 与子隔箫墙:与你隔着箫墙,形容隔阂。
  • 箫墙阻且深:箫墙阻隔且深远。
  • 形影旷不接:形影相隔遥远无法接触。
  • 所托声与音:所依托的只是声音与音乐。
  • 音声日夜阔:声音与音乐日夜广阔。
  • 何用慰吾心:用什么来安慰我的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陆机赠给尚书郎顾彦先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因时局变迁而产生的忧愁。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因时局变迁而产生的忧愁。诗中“大火贞朱光”、“积阳熙自南”描绘了夏日的炎热,而“望舒离金虎”、“屏翳吐重阴”则转而描绘了阴雨连绵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也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朝游忘轻羽”、“夕息忆重衾”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心情的起伏变化。而“感物百忧生”、“缠绵自相寻”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忧愁和思念之情。最后,“与子隔箫墙”、“音声日夜阔”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隔阂和无法逾越的距离,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展现了陆机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火贞朱光:大火星正放着朱红色的光芒,形容夏日的炎热。
  2. 积阳熙自南:南方的阳光积聚而温暖,进一步强调夏日的炎热。
  3. 望舒离金虎:望舒星离开了金虎星,形容月亮的运行。
  4. 屏翳吐重阴:屏翳神吐出浓重的阴云,形容雨云密布。
  5. 凄风迕时序:凄凉的风违背了时节的顺序,形容天气的异常。
  6. 苦雨遂成霖:苦涩的雨终于形成了连绵不断的雨,形容雨势的持续。
  7. 朝游忘轻羽:早晨游玩时忘记了轻盈的羽毛,形容心情轻松。
  8. 夕息忆重衾:晚上休息时回忆起厚重的被子,形容心情沉重。
  9. 感物百忧生:感受到外物,百般忧愁生出,直接抒发内心的忧愁。
  10. 缠绵自相寻:缠绵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寻找,形容情感的深切。
  11. 与子隔箫墙:与你隔着箫墙,形容隔阂。
  12. 箫墙阻且深:箫墙阻隔且深远,进一步强调隔阂的深重。
  13. 形影旷不接:形影相隔遥远无法接触,形容无法相见。
  14. 所托声与音:所依托的只是声音与音乐,形容只能通过声音来寄托情感。
  15. 音声日夜阔:声音与音乐日夜广阔,形容声音的传播。
  16. 何用慰吾心:用什么来安慰我的心,直接抒发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夏日炎热与阴雨连绵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 拟人:将望舒和屏翳拟人化,使自然景象更具有情感色彩。
  • 对仗:如“朝游忘轻羽”与“夕息忆重衾”,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因时局变迁而产生的忧愁。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展现了陆机诗歌的独特魅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火贞朱光:形容夏日的炎热。
  • 积阳熙自南:形容南方的阳光温暖。
  • 望舒离金虎:形容月亮的运行。
  • 屏翳吐重阴:形容雨云密布。
  • 凄风迕时序:形容天气的异常。
  • 苦雨遂成霖:形容雨势的持续。
  • 朝游忘轻羽:形容心情轻松。
  • 夕息忆重衾:形容心情沉重。
  • 感物百忧生:形容内心的忧愁。
  • 缠绵自相寻:形容情感的深切。
  • 与子隔箫墙:形容隔阂。
  • 箫墙阻且深:形容隔阂的深重。
  • 形影旷不接:形容无法相见。
  • 所托声与音:形容只能通过声音来寄托情感。
  • 音声日夜阔:形容声音的传播。
  • 何用慰吾心:形容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大火贞朱光”形容的是什么? A. 夏日的炎热 B. 冬日的寒冷 C. 春日的温暖 D. 秋日的凉爽

  2. 诗中“望舒离金虎”中的“望舒”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云彩

  3. 诗中“感物百忧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平静 D. 愤怒

  4. 诗中“与子隔箫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什么? A. 亲密 B. 疏远 C. 合作 D. 竞争

答案

  1. A
  2. B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机《赴洛道中作》:表达了诗人离乡背井的孤独和无奈,与本诗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 王维《相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本诗有相似的主题。

诗词对比

  • 陆机《赴洛道中作》与本诗: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但《赴洛道中作》更多地表现了离乡背井的痛苦,而本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
  • 王维《相思》与本诗: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柔情,而本诗则更多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机集》:收录了陆机的诗歌和散文,是研究陆机文学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陆机的生平和创作,是了解陆机文学的重要参考书。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收录了陆机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鉴赏和解析,是研究陆机诗歌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