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孤坐三首》

时间: 2025-01-11 07:58:43

儿女齁齁鼻息声,虚堂谁伴一先生?

春寒夜静灯花落,数尽残更睡不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夜孤坐三首
诗人:杨万里

儿女齁齁鼻息声,
虚堂谁伴一先生?
春寒夜静灯花落,
数尽残更睡不成。

白话文翻译:

夜深人静,耳边只听见儿女们的鼾声,空荡荡的屋子里,只有我一个人相伴。春寒的夜晚静谧无声,灯下的花瓣悄然飘落,数尽了夜更,依旧无法入睡。

注释:

  • 儿女:指儿子和女儿,表示家庭中的孩子们。
  • 齁齁:形容睡觉时的鼾声,表示安静的夜晚。
  • 虚堂:空荡荡的厅堂,指没有人陪伴的空间。
  • 一先生:指诗人自己,"先生"是对文人的称呼。
  • 春寒:春天的寒冷,说明天气依然寒冷。
  • 灯花:指灯下的花,可能是指灯笼里的花或装饰。
  • 残更:夜里的更次,指已经过去的夜更,通常古代分夜为更。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表现了古代文人的孤独感和对家庭的思念之情。诗人在春夜独坐,暗示了对温暖家庭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孤独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著名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用平易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深受后世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彼时社会动荡,诗人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奈。诗中描绘的春夜情景,也反映了他对家庭温暖的向往。

诗歌鉴赏:

《春夜孤坐三首》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孤独的诗人内心的情感。诗的开头通过“儿女齁齁鼻息声”,将读者带入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然而接着“虚堂谁伴一先生”却转向孤独,形成强烈的对比。诗人在春寒夜静的环境中,伴随着灯下花瓣的飘落,表现了他内心的无奈与孤寂。

诗人在此处运用了细腻的描写,灯花的落下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写,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数尽残更,无法入睡,反映了诗人对家庭温暖的渴望与现实的无情。整首诗通过简单的场景描写,传达了深刻的情感,让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儿女齁齁鼻息声”:透过鼾声,表现出家庭的温暖与亲情。
  2. “虚堂谁伴一先生?”:诗人自问自答,暗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3. “春寒夜静灯花落”:春天的夜晚,冷清而宁静,灯下花瓣的凋落增添了孤独感。
  4. “数尽残更睡不成”:夜深人静,数遍更次却仍无法入睡,表现出诗人的失眠与孤独。

修辞手法

  • 对比:家庭的温暖与诗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灯花、春寒等意象营造了诗的氛围,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 拟人:将花瓣的落下赋予情感,表现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无奈。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孤独与家庭温暖的对比展开,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渴望与现实的无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儿女:象征家庭温暖与幸福。
  • 虚堂:代表孤独的环境与内心的空寂。
  • 灯花: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春寒:代表着对温暖的向往与现实的冷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儿女齁齁鼻息声”里的“齁齁”指的是什么? A. 笑声
    B. 鼾声
    C. 哭声

  2. 诗人在春夜感受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3. “虚堂谁伴一先生”中的“虚堂”指的是什么? A. 空荡的大厅
    B. 繁忙的街道
    C. 美丽的花园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孤独与杜甫《月夜忆舍弟》中对亲情的思念形成对比。杨万里通过环境描写传达孤独,而杜甫则通过直接的情感宣泄,展示了诗人在动荡时代对亲情的向往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杨万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