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峨桥化城寺二首》

时间: 2025-01-11 11:10:11

忽从平地上高城,乃是圩塘堤上行。

厚赛柳神销底物,长腰云子阔腰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峨桥化城寺二首
作者: 杨万里

忽从平地上高城,乃是圩塘堤上行。
厚赛柳神销底物,长腰云子阔腰菱。

白话文翻译:

忽然从平地上看到高耸的城墙,原来是走在圩塘的堤上。
茂密的柳树神似在消失,长长的云影和宽大的菱角在水面上摇曳。

注释:

  • :突然、忽然。
  • 高城:高耸的城墙。
  • 圩塘:指的是围起来的水塘。
  • 厚赛:茂密、浓密。
  • 柳神:指柳树,形容其姿态如神。
  • :消失、隐去。
  • 长腰云子:指长长的云影。
  • 阔腰菱:指宽大的菱角,形容菱角的形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容斋,南宋著名诗人,因其诗歌清新自然、情感真实而受到后世推崇。杨万里生于江西,在诗歌创作上主张“自然”与“真情”,与其他同时期诗人形成鲜明对比。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杨万里在旅途中经过峨桥化城寺时,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感受。诗中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他对周围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采用了简练而生动的语言,透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细腻的情感。开头“忽从平地上高城”,以突如其来的视角引导读者进入画面,营造出一种意外的美感。接着“乃是圩塘堤上行”,则将视线从高处拉回到平地,形成一种空间的转换,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后两句通过柳树与云影的描写,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的动态美,柳树的“厚赛”与云的“长腰”则赋予了景物以生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整首诗虽然短小,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理性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第一句“忽从平地上高城”,描绘了突然看到的高耸城墙,表现出一种意外之美;第二句“乃是圩塘堤上行”则揭示出真实的行走环境,形成对比;第三句“厚赛柳神销底物”,通过拟人手法,赋予柳树以灵动的特性;最后一句“长腰云子阔腰菱”则进一步描绘出水面上云影与菱角的和谐美。

修辞手法:

  • 拟人:柳树被描绘为“神”,使其更具生动性。
  • 对仗:第二句和最后一句的结构相似,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 比喻:通过“长腰云子”与“阔腰菱”的描述,将景物形象化,增强了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切感受,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城:象征着人类的创造与历史的积淀。
  • 柳神:象征着柔美与生机。
  • 云子:象征着变化与流动。
  • :象征着丰收与自然的馈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城”指的是什么?

    • A. 高山
    • B. 高耸的城墙
    • C. 高楼
    • D. 高塔
  2. “厚赛柳神”中的“厚赛”是什么意思?

    • A. 稀疏
    • B. 茂密
    • C. 干枯
    • D. 低矮
  3.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历史的追忆
    • B. 对自然的热爱
    • C. 对人生的感慨
    • D.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更强调静谧与内心的宁静,而杨万里的诗则更注重自然的生动与变化,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