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其一 西湖归来载兰花丛为赋》
时间: 2025-01-27 04:35:38意思解释
瑞鹤仙 其一 西湖归来载兰花丛为赋
作者: 张伯驹 〔近代〕
原文展示:
可怜论价买,纵零落孤芳,也羞萧艾。无人自丰采,有五湖烟雨,扁舟轻载。云裾露带,更掩映梅边竹外。漫螺痕写入秦淮,身世美人同慨。何在。当门须去,不共春风,冶桃相赛。寒盟久废,同心会,总难再。似琵琶马上,杜鹃声里,乍见行妆绝代。喜芸窗伴取青莲,贮来水绘。
白话文翻译:
可怜我买花的价值,纵然花儿零落孤芳,也不如那萧艾草自恃风采。无人欣赏我独特的风姿,只有五湖的烟雨,扁舟轻轻载着我。轻纱的云裳和露水的衣带,更掩映在梅树和竹子之外。漫步在秦淮河边,留下了螺痕,身世与美人同样感慨。何去何从?在门口就该离去,不再与春风共舞,争艳于桃花之中。寒时的盟约早已废弃,心心相印的重聚,总是难以再现。仿佛在琵琶声中,杜鹃啼鸣之下,乍见那绝世的妆容。喜悦的窗前伴着青莲,水中贮藏的画意。
注释:
- 可怜:可惜、怜悯。
- 论价买:谈论花的价值。
- 零落孤芳:花朵凋零,独自美丽。
- 萧艾:指草木,形容无人欣赏的状态。
- 五湖烟雨:指西湖的烟雨朦胧景致。
- 扁舟:小船,轻盈而悠然。
- 云裾露带:云的衣裳和露水的带子,形容轻盈飘逸。
- 秦淮:指秦淮河,以美丽的景致和文化著称。
- 寒盟:指早已失去的誓言。
典故解析:
- 秦淮河:古代文人墨客常聚集之地,象征着文化与情感的交融。
- 杜鹃声:杜鹃鸟啼声常与思乡、离别情怀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伯驹,近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西湖归来时,灵感源于对兰花的思考和对身世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过往情感的惋惜。
诗歌鉴赏:
《瑞鹤仙 其一》是一首充满生活感悟与自然美的词作。诗人通过对兰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慨。开头几句,诗人用“可怜论价买”展现了对兰花的悲悯之情,暗示了物质与美的矛盾。接着,诗人以“无人自丰采”渲染了兰花的不被理解,进一步引入了自然景色“有五湖烟雨”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寂却又美丽的氛围。诗中充满了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失落,尤其在“寒盟久废,同心会,总难再”中,表达了对曾经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无奈,显示出诗人心中的伤感与无力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它不仅仅是一幅风景画,更是一段情感的吟唱,体现了诗人深刻的生活哲学与艺术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可怜论价买:开篇感叹兰花的价值。
- 纵零落孤芳:即使花儿凋零,依然独自美丽。
- 也羞萧艾:与无名之草相比,兰花更显其珍贵。
- 无人自丰采:无人欣赏,却自有丰彩。
- 有五湖烟雨:景色美丽,却感到孤寂。
- 扁舟轻载:小舟承载着诗人的思绪。
- 云裾露带:形容轻盈的衣裳。
- 漫螺痕写入秦淮:在秦淮河畔留下足迹,感慨人生。
- 身世美人同慨:与美人同样感慨身世。
- 何在:对未来的追问。
- 当门须去:在门口该离去,暗含无奈。
- 不共春风:不再与春风共舞,象征着失去的美好。
- 寒盟久废:早已失去的誓言,令人惋惜。
- 似琵琶马上:比喻情感的复杂与难以言表。
- 喜芸窗伴取青莲:意象的交融,水中画意的描绘。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兰花比作孤芳,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花草以情感,增强情感共鸣。
- 对仗:如“寒盟久废,同心会”,增强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兰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过往情感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孤独而深刻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 兰花:象征高洁、独立的精神,代表着诗人内心深处的追求。
- 五湖烟雨:描绘出一种朦胧而又美丽的自然景象,暗示着内心的孤独。
- 秦淮河:文化象征,承载着诗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沉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河流是哪一条?
- A. 长江
- B. 黄河
- C. 秦淮河
- D. 西湖
-
诗中“可怜论价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高兴
- B. 惋惜
- C. 愤怒
- D. 无所谓
-
诗中提到的“寒盟”指的是什么?
- A. 朋友的约定
- B. 爱情的誓言
- C. 家庭的承诺
- D. 工作的责任
答案:
- C. 秦淮河
- B. 惋惜
- B. 爱情的誓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展现了对春天和爱情的渴望。
诗词对比:
- 张伯驹 vs. 李清照:两位诗人都通过自然景象表现内心情感,但张伯驹更侧重于孤独与感慨,李清照则更倾向于对爱情的执着与思念。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词流派与风格研究》
- 《张伯驹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