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傍菊一首奉呈安福丞公彭子寿》

时间: 2025-01-11 07:52:48

彼美东篱菊,胡为官道傍。

蓬生虽翳翳,秉色故煌煌。

风露与湔洗,牛羊违践伤。

未嗟愆节物,终必在医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道傍菊一首奉呈安福丞公彭子寿

彼美东篱菊,胡为官道傍。 蓬生虽翳翳,秉色故煌煌。 风露与湔洗,牛羊违践伤。 未嗟愆节物,终必在医囊。

白话文翻译

那美丽的东篱菊花,为何生长在官道旁。 虽被蓬草遮蔽,但颜色依然鲜艳。 风露为其洗涤,牛羊却避之不及。 不叹节气变迁,最终必入药囊。

注释

  • 彼美东篱菊:指美丽的菊花,东篱菊常指隐逸之花,此处指菊花之美。
  • 胡为官道傍:为何生长在官道旁,表示菊花本应生长在幽静之地,却生长在繁忙的官道旁。
  • 蓬生虽翳翳:蓬草丛生,遮蔽了菊花,翳翳指遮蔽的样子。
  • 秉色故煌煌:尽管被遮蔽,菊花的颜色依然鲜艳,煌煌指光彩夺目。
  • 风露与湔洗:风露为其洗涤,湔洗指洗涤。
  • 牛羊违践伤:牛羊避之不及,违指避开,践伤指踩踏伤害。
  • 未嗟愆节物:不叹节气变迁,愆指错过,节物指时节的变化。
  • 终必在医囊:最终必入药囊,指菊花最终会被用作药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多写自然景物,风格清新淡雅,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和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赵蕃写给安福丞公彭子寿的,通过描写官道旁的菊花,表达了菊花虽处逆境但依然坚韧不拔的品质,同时也隐喻了诗人自己的心境和对友人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官道旁菊花的描写,展现了菊花即使在恶劣环境中依然保持其美丽和坚韧的品质。诗中“蓬生虽翳翳,秉色故煌煌”一句,既描绘了菊花的生存环境,又突出了其不屈的精神。菊花虽被蓬草遮蔽,但颜色依然鲜艳,象征着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自己的本色。

“风露与湔洗,牛羊违践伤”则进一步以自然界的元素来比喻菊花的遭遇,风露为其洗涤,牛羊却避之不及,暗示了菊花虽受自然之恩,却也难免人为的伤害。

最后两句“未嗟愆节物,终必在医囊”则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赞美,认为菊花虽经历时节的变迁,但最终必有用处,入药囊,体现了菊花的实用价值和诗人对其的敬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彼美东篱菊,胡为官道傍:开篇即提出疑问,为何美丽的菊花会生长在官道旁,暗示了菊花的处境不佳。
  2. 蓬生虽翳翳,秉色故煌煌:尽管被蓬草遮蔽,菊花的颜色依然鲜艳,表达了菊花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自己的本色。
  3. 风露与湔洗,牛羊违践伤:风露为其洗涤,牛羊却避之不及,暗示了菊花虽受自然之恩,却也难免人为的伤害。
  4. 未嗟愆节物,终必在医囊: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赞美,认为菊花虽经历时节的变迁,但最终必有用处,入药囊。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将菊花比作隐逸之花,表达了菊花的美丽和坚韧。
  • 拟人:风露为菊花洗涤,牛羊避之不及,赋予自然元素以人的行为,增强了诗的形象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蓬生虽翳翳,秉色故煌煌”,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官道旁的菊花,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自己的本色和坚韧不拔的品质,同时也隐喻了诗人自己的心境和对友人的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篱菊:隐逸之花,象征美丽和坚韧。
  • 官道傍:繁忙之地,与菊花的隐逸之美形成对比。
  • 蓬生:遮蔽之物,象征困境。
  • 风露:自然之恩,象征洗涤和净化。
  • 牛羊:人为之害,象征伤害和避之不及。
  • 医囊:实用之处,象征菊花的价值和用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蓬生虽翳翳,秉色故煌煌”一句,表达了菊花的什么品质? A. 美丽 B. 坚韧 C. 隐逸 D. 实用

  2. 诗中“未嗟愆节物,终必在医囊”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什么看法? A. 赞美 B. 惋惜 C. 忽视 D. 批评

  3. 诗中“风露与湔洗,牛羊违践伤”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隐逸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三》:“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表达了菊花在重阳节的双重意义。

诗词对比

  • 赵蕃的这首诗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相比,虽然都写菊花,但赵蕃的诗更多地表达了菊花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实用价值,而陶渊明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隐逸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读和鉴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