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丞相游南纪城猎,戏赠裴迪张参军》

时间: 2025-01-27 04:20:29

从禽非吾乐,不好云梦田。

岁暮登城望,偏令乡思悬。

公卿有几几,车骑何翩翩。

世禄金张贵,官曹幕府贤。

顺时行杀气,飞刃争割鲜。

十里届宾馆,征声匝妓筵。

高标回落日,平楚散芳烟。

何意狂歌客,从公亦在旃。

意思解释

从张丞相游南纪城猎,戏赠裴迪张参军

作者: 孟浩然 〔唐代〕

原文展示:

将古诗的原文内容展示如下:

从禽非吾乐,不好云梦田。
岁暮登城望,偏令乡思悬。
公卿有几几,车骑何翩翩。
世禄金张贵,官曹幕府贤。
顺时行杀气,飞刃争割鲜。
十里届宾馆,征声匝妓筵。
高标回落日,平楚散芳烟。
何意狂歌客,从公亦在旃。

白话文翻译:

我并不喜欢狩猎,既不想去云梦的田野。 年末时登上城头远望,更加引起我对故乡的思念。 公卿们有多少,车马多么华丽。 世间的富贵金钱,官职与幕府多么贤能。 顺应时势的杀气,飞刀争相割鲜血。 十里外的宾馆,喧闹声环绕着歌妓的筵席。 高高的标杆上夕阳西下,平原上散发着芳香的烟雾。 何必在此狂歌的人,从公也在这旃檀之下。

注释:

  • :指禽鸟,这里引申为狩猎。
  • 云梦田:古代指云梦泽的田地,象征广阔的自然。
  • 公卿:指高官贵族。
  • 车骑:指高官乘坐的马车。
  • 世禄:世代的俸禄,指官职带来的财富。
  • 顺时行杀气:顺应时势的杀伐之气。
  • 十里届宾馆:形容宾馆遍布,客人众多。
  • 狂歌客:指沉迷于歌声的客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字浩然,号怜云,生于691年,卒于740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歌以自然景物为主,常表达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孟浩然随张丞相游南纪城时写成的,表达了他对狩猎活动的不喜与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个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孟浩然的这首诗通过对狩猎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繁华社会的不满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开篇便以“从禽非吾乐”表明了自己对狩猎的无兴趣,继而转向对故乡的思念,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在描写公卿车骑华丽的同时,隐含了对权贵生活的讽刺,表现出一种对世俗名利的淡漠。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对宾馆喧闹的描写,展现了世间的繁华与喧闹,形成了与作者内心宁静的鲜明对比。整首诗行云流水,情感真挚,展现出孟浩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从禽非吾乐:我并不喜欢狩猎。
  2. 不好云梦田:不想去云梦的田野。
  3. 岁暮登城望:年末时登上城头远望。
  4. 偏令乡思悬:更引发了对故乡的思念。
  5. 公卿有几几:公卿们有多少。
  6. 车骑何翩翩:车马多么华丽。
  7. 世禄金张贵:世间的富贵金钱。
  8. 官曹幕府贤:官职与幕府多么贤能。
  9. 顺时行杀气:顺应时势的杀气。
  10. 飞刃争割鲜:飞刀争相割鲜血。
  11. 十里届宾馆:十里外的宾馆。
  12. 征声匝妓筵:喧闹声环绕着歌妓的筵席。
  13. 高标回落日:高高的标杆上夕阳西下。
  14. 平楚散芳烟:平原上散发着芳香的烟雾。
  15. 何意狂歌客:何必在此狂歌的人。
  16. 从公亦在旃:从公也在这旃檀之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繁华的场景比作热闹的宴会,反映出名利的虚幻。
  • 对仗:如“公卿有几几,车骑何翩翩”,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一系列现象的描述,表现出社会的繁华与个人的孤独。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狩猎活动的不喜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展现了对世俗名利的冷漠与讽刺,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传达出一种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狩猎:象征着世俗的追求与竞争。
  • 故乡:代表着宁静与安逸的生活。
  • 公卿:象征权贵与名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活动的不喜?

    • A. 狩猎
    • B. 读书
    • C. 旅行
    • D. 诗歌
  2. 诗中提到的“云梦田”是指什么?

    • A. 高山
    • B. 湖泊
    • C. 田野
    • D. 城市
  3. 诗的最后一句“从公亦在旃”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家乡的思念
    • B. 对权贵的赞美
    • C. 对狂歌的嘲讽
    •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A. 狩猎
  2. C. 田野
  3. C. 对狂歌的嘲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孟浩然 vs 王维:两位诗人都善于描绘自然,但孟浩然更偏向于田园风光的恬淡,而王维则在山水中融入了哲理,反映出更深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