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贾主簿弁九日登岘山》

时间: 2025-01-26 05:14:09

楚万重阳日,群公赏宴来。

共乘休沐暇,同醉菊花杯。

逸思高秋发,欢情落景催。

国人咸寡和,遥愧洛阳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楚万重阳日,群公赏宴来。
共乘休沐暇,同醉菊花杯。
逸思高秋发,欢情落景催。
国人咸寡和,遥愧洛阳才。

白话文翻译:

在重阳节这天,楚地的山水重重叠叠,许多朋友齐聚来赏宴。
大家一起共享这轻松的假日,举杯共饮菊花酒。
在这个高秋时节,逸兴随之而发,欢愉的情绪在落叶的催促下愈加浓烈。
而我等国人却多是心情寡淡,远远地感到惭愧于洛阳的才子。

注释:

  • :指楚地,古代的一个地名,现今多指湖北一带。
  • 重阳日:指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传统上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 国人:指诗人所处国家的同胞。
  • 咸寡和:形容大家的心情都不和谐、愉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与王维齐名,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重阳节,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登高赏菊的欢乐场景,反映了唐代文人雅集的风俗。在欢聚之余,诗人流露出对同胞的惭愧之情,折射出对个人才华和社会环境的深思。

诗歌鉴赏:

《和贾主簿弁九日登岘山》是一首描写重阳节赏菊的诗作,展现了诗人与朋友的聚会情景。开头两句描绘了楚地的壮丽山河和欢聚的场面,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共乘休沐暇,同醉菊花杯”两句更是将这种欢乐推向高潮,表现出朋友间的亲密关系和共同享乐的欢快心情。

然而,随着诗意的推进,诗人却情绪一转,提到“国人咸寡和”,在欢愉的背后,流露出一种对社会现状的惆怅和自省。诗人不仅关注自身的情感,还对整个社会的风气感到失落,反映出唐代士人对个人才华与社会认同之间的矛盾心态。最后一句“遥愧洛阳才”,则是对那些身处繁华的洛阳才子们的敬佩与自愧,传达出一种深沉的自省与反思。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社会风气的忧虑,构成了一幅生动而深邃的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楚万重阳日:描述楚地在重阳节的美景,暗示诗人对故土的热爱。
  2. 群公赏宴来:许多朋友相聚,共同欢庆。
  3. 共乘休沐暇:大家一起享受这难得的闲暇时光。
  4. 同醉菊花杯:举杯共饮,庆祝菊花的盛开,象征长寿与美好。
  5. 逸思高秋发:在高秋季节,诗人逸兴遄飞,情思涌动。
  6. 欢情落景催:欢愉的心情在落叶的催促中愈发浓烈。
  7. 国人咸寡和:感叹同胞们的心情不和,反映社会的冷淡。
  8. 遥愧洛阳才:对洛阳才子们的才华感到惭愧,表达自我反思。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共乘休沐暇,同醉菊花杯”,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菊花象征长寿与美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欢聚,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自省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故乡的美丽与心灵的归属。
  • 菊花杯:象征长寿、团聚与美好的祝愿。
  • 高秋:意象代表了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d. 端午节

  2. 诗人对洛阳才子有什么感情? a. 崇拜
    b. 嫉妒
    c. 自愧
    d. 无所谓

  3. 诗中提到的主要活动是什么? a. 赛马
    b. 游玩
    c. 赏菊
    d. 吃饭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与孟浩然的《和贾主簿弁九日登岘山》都在重阳节的背景下,表现出对亲友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王维的诗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孟浩然则兼顾了赏景与自省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孟浩然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唐代文学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