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 幽琴》

时间: 2025-01-11 02:35:08

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

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
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

白话文翻译

月光照满了屋檐,琴声在夜深时更显动人。
微风轻轻拂过青丝,静静地听着松树间的寒风。
虽然我自己喜爱古老的曲调,但如今的人多不再弹奏。
我向您弹奏这曲子,所珍贵的是知音难得。

注释

  • :指的是窗户或高处的房间。
  • :适合,恰当。
  • 飗飗:形容微风轻拂的样子。
  • 青丝:指琴弦。
  • 古调:指古代的乐曲。
  • 知音:指能够理解自己音乐的人。

典故解析

“知音难”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典故,讲的是伯牙与子期的故事。伯牙弹琴,子期能懂其意,这种深厚的友谊被称为“知音”。在此诗中,诗人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意味着真正理解自己音乐的人十分稀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约708—785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曾任礼部侍郎。他的诗歌以清新、简练、含蓄著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仕途顺利之时,但内心却有对音乐与友谊的深切思考。诗人借助琴声表达了对知音的向往,反映了他对人际关系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幽琴》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它透过月色与琴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孤独的氛围。开篇以“月色满轩白”点明了环境的宁静与典雅,接着“琴声宜夜阑”则将琴声与夜晚的氛围巧妙结合,展现了音乐在夜晚的独特魅力。诗中“飗飗青丝上”描绘了琴弦在风中的轻拂,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与灵动。随后,诗人表达了对古调的喜爱与今人不弹的失落,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时代变迁的无奈感。最后一句“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深厚友谊的向往。整首诗情真意切,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唐代诗人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色满轩白:月光照耀着房间,显得洁白无瑕,营造出一种夜晚的宁静氛围。
  2. 琴声宜夜阑:琴声在夜晚尤为动人,与环境相得益彰。
  3. 飗飗青丝上:微风轻拂过琴弦,琴声随着风的节奏而变得灵动。
  4. 静听松风寒:在这静谧的环境中,听着松树间传来的寒冷风声,增添了几分清冷的意境。
  5. 古调虽自爱:诗人虽然对古老的曲调十分珍视。
  6. 今人多不弹:然而如今的人们却多不再演奏这些乐曲。
  7. 向君投此曲:我向您弹奏这首曲子。
  8. 所贵知音难:所珍贵的是能够理解我音乐的人实在难得。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用“月色”“琴声”“松风”等意象构建了一个静谧的夜晚场景,富有诗情画意。
  • 比喻:将琴声与夜晚联系在一起,凸显了音乐的独特魅力。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古典音乐的热爱与对知音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谊的珍视,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意象分析

  • 月色:象征清幽与宁静,营造出夜晚的氛围。
  • 琴声:象征艺术与情感,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 松风:象征自然与孤独,增添了诗的清冷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月色满轩白”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白天的景象
    B. 夜晚的宁静
    C. 雨中的氛围

  2. 诗人提到“古调”的目的是什么?
    A. 表达对现代音乐的厌恶
    B. 表达对古典音乐的热爱
    C. 表达对音乐的无所谓

  3. “知音难”指的是什么?
    A. 理解自己音乐的人
    B. 朋友
    C. 乐器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刘长卿的《幽琴》更强调个人情感与对知音的渴望,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与人和谐的关系。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艺术成就,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刘长卿研究》
  • 《古典诗歌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