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洞庭驿逢郴州使还,寄李汤司马
作者: 刘长卿 〔唐代〕
原文展示:
洞庭秋水阔,南望过衡峰。
远客潇湘里,归人何处逢。
孤云飞不定,落叶去无踪。
莫使沧浪叟,长歌笑尔容。
白话文翻译:
洞庭湖的秋水宽广无边,向南望去可以看到衡山的峰峦。
远方的旅客在潇湘之地,归来的游子又会在哪里相遇呢?
孤独的云朵飘浮不定,飘落的树叶踪迹全无。
不要让沧浪的老人,长歌笑你现在的样子。
注释:
- 洞庭:指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是中国著名的湖泊。
- 秋水阔:秋天的水面宽广,象征着辽阔的景象。
- 南望过衡峰:向南远望,经过衡山的山峰。
- 潇湘:指湘江、潇水等地,常用来指代湖南。
- 孤云飞不定:孤独的云彩在天空中飘浮不定。
- 沧浪叟:指沧浪溪中的老人,常用来象征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典故解析:
- 沧浪叟:源自《庄子》,代表一种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及其长歌笑容,暗示不要被生活的琐事所困扰。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长卿,唐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主要作品有《送友人》等。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诗人由于外出旅行,途经洞庭驿,寄情于自然,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洞庭湖的秋水为起点,描绘了一幅辽阔而又孤寂的秋日景象。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首句“洞庭秋水阔”,以开阔的水面引入,营造出一种广阔的空间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心中难以平息的思念。接着“南望过衡峰”,不仅描绘出地理位置,更像是诗人在追寻归途的心情,表达出对归人的期盼。
“远客潇湘里,归人何处逢”,通过对比远方的游子与归人的相遇,增强了思念之情,使得孤独感愈发明显。而“孤云飞不定,落叶去无踪”,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寂与无常,孤云和落叶象征着流逝与变化,给人以时光无情的感慨。
最后一句“莫使沧浪叟,长歌笑尔容”,用沧浪叟的形象,提醒人们不要让生活的琐事影响到内心的快乐与洒脱。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开阔,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充分展现了刘长卿独特的诗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洞庭秋水阔”——描绘了洞庭湖秋天水面的辽阔情景,传达出一种开阔的心情。
- “南望过衡峰”——向南望去,看到衡山的山峰,显示出诗人对远方的向往。
- “远客潇湘里”——提及远方的旅客,营造出一种思念的气氛。
- “归人何处逢”——表达了对归人的期盼与疑惑。
- “孤云飞不定”——象征着诗人的心情不安,孤独无依。
- “落叶去无踪”——暗喻时间的流逝与无常,令人感慨。
- “莫使沧浪叟”——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欢愉。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云与落叶比作孤独与无踪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远客潇湘里,归人何处逢”,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沧浪叟的形象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智慧与哲理。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与自然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慨。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出孤独与无常的情感,提醒人们在生活中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洞庭湖:象征着辽阔与思念。
- 孤云:代表孤独与不安。
- 落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 沧浪叟:象征追求内心宁静与智慧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湖泊是哪个?
- A. 洞庭湖
- B. 太湖
- C. 西湖
- “孤云飞不定”中的“孤云”象征什么?
- A. 朋友
- B. 孤独
- C. 自由
- 诗人希望归人在哪里相逢?
- A. 洞庭
- B. 湘江
- C. 衡山
- 诗中提到的湖泊是哪个?
-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诗词对比:
- 刘长卿的《洞庭驿逢郴州使还》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刘长卿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王维则更注重情感的抒发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研究》
- 刘长卿研究专著
这份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洞庭驿逢郴州使还,寄李汤司马》这首诗,展现其艺术魅力与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