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孙榘献醉鳘以一绝复之》

时间: 2025-01-27 04:18:00

年来只识釜中鱼,出海修鳞梦也无。

宝鳘带糟俄入眼,儿童惊动哄寒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年来只识釜中鱼,
出海修鳞梦也无。
宝鳘带糟俄入眼,
儿童惊动哄寒厨。

白话文翻译:

这几年我只知道锅里的鱼,
出海修炼鱼鳞的梦想已经没有。
美丽的鳘鱼带着酒糟一下子映入眼帘,
孩子们惊叫着闹动了寒冷的厨房。

注释:

  • :古代的锅,指炊具。
  • :鱼的鳞片。
  • 宝鳘:指一种名贵的鱼,象征着美好。
  • :酒酿后的沉淀物,这里用来形容食物的美味。
  • 寒厨:寒冷的厨房,可能指冬天或是比较简陋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绘生活和自然景象,体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的某个闲适时光,描绘了平凡生活中的小确幸,展现了对简单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单的生活场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开头两句“年来只识釜中鱼,出海修鳞梦也无”,通过“釜中鱼”引入,表现出作者对平凡生活的熟悉,同时又暗示了对更广阔世界的向往和失落。这里的“修鳞”不仅是字面上的鱼鳞修整,更是对人生理想与抱负的追求。然而,现实的无奈让这份梦想逐渐消逝。

接下来的两句“宝鳘带糟俄入眼,儿童惊动哄寒厨”则生动地描绘了美好的事物突然降临的情景,鳘鱼的出现犹如梦境般美好,唤醒了沉闷的生活,儿童的惊叫声更是为厨房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这种生活的细微变化,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热爱,也暗示了生活中的小确幸。

整首诗虽然语言简练,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了生活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年来只识釜中鱼:表达了作者对平凡生活的熟悉,暗示了对外界的隔绝与无奈。
  2. 出海修鳞梦也无:表明作者的理想已然破灭,无法实现出海的梦想。
  3. 宝鳘带糟俄入眼:突显了美好事物的偶然出现,形象生动。
  4. 儿童惊动哄寒厨:表现了生活的活力与乐趣,儿童的反应增加了一种生动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釜中鱼”比喻平凡的生活。
  • 对仗:如“宝鳘带糟”对“儿童惊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儿童的惊动让厨房充满了生命力。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围绕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对比,展现出生活的瞬息万变和小确幸的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釜中鱼:象征平凡的生活。
  • 宝鳘:象征美好与珍贵的事物。
  • 儿童: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出海修鳞梦也无”中的“修鳞”指的是什么?

    • A. 修理鱼鳞
    • B. 寻找理想
    • C. 没有梦想
    • D. 钓鱼
  3. 诗中提到的“宝鳘”象征什么?

    • A. 平凡
    • B. 美好
    • C. 失落
    • D. 快乐

答案:

  1. B. 宋代
  2. B. 寻找理想
  3. B. 美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陈著的这首诗更侧重于描绘日常生活的细微感受,而李白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两个作品都各自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但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上存在明显差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