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文伯喜雨》

时间: 2025-04-27 06:40:55

新诗句句堪流传,令人读之神壈然。

孟君已死不可见,如公笔力今无前。

天生百谷养万姓,暄润稍阙功难全。

江城秋旱望一溉,斯民穷极伊谁怜。

滂沱忽澍三尺雨,槁苗厌厌藨绵绵。

不知何以遽得此,有贤太守方承宣。

焚香默祷辞未绝,精诚已格高高天。

油云垂布若可揽,沾濡车盖初言旋。

西成指日多黍稌,颂歌未负赓丰年。

豚足孟酒谢神贶,鼓腹一笑非予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张文伯喜雨
王之道 〔宋代〕

新诗句句堪流传,
令人读之神壈然。
孟君已死不可见,
如公笔力今无前。
天生百谷养万姓,
暄润稍阙功难全。
江城秋旱望一浇,
斯民穷极伊谁怜。
滂沱忽澍三尺雨,
槁苗厌厌藨绵绵。
不知何以遽得此,
有贤太守方承宣。
焚香默祷辞未绝,
精诚已格高高天。
油云垂布若可揽,
沾濡车盖初言旋。
西成指日多黍稌,
颂歌未负赓丰年。
豚足孟酒谢神贶,
鼓腹一笑非予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值得流传,
读来令人心神恍惚。
孟郊已经去世,无法再见,
而如公的才华如今无人能及。
天地生养百谷,惠及万民,
但阳光和雨水稍微不足,功劳难以圆满。
江城的秋天干旱,希望能得到一场浇灌,
人民困苦到极点,谁能怜悯他们?
忽然倾盆大雨如注,
枯萎的农作物逐渐恢复生机。
我不知道为何会突然得到这场雨,
贤明的太守正好在此时出任。
我焚香默祷,祈辞尚未结束,
诚心已经使得高天垂青。
油云低垂,似乎可以捞起,
雨水沾湿了车盖,话语刚刚开始。
西方指日间即将丰收,
颂歌未曾辜负丰年。
以猪蹄献酒感谢神明,
我心满意足地笑,不是我特意的。

注释

  • 孟君:指唐代诗人孟郊,因其诗才被后世推崇。
  • 如公:指白居易,强调其诗才的卓越。
  • 天生百谷:指自然界的恩惠。
  • 江城:指特定的地域,强调干旱。
  • 豚足:指猪的脚,古时常用作祭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少有作品流传,但其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该诗作于特定的社会背景,表现了对自然和民生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江城经历严重干旱后,突遇降雨的背景下写成的,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民生困苦的深切关注。

诗歌鉴赏

《次韵张文伯喜雨》是一首表达对自然降雨的感激与对民生关怀的诗。诗中通过对干旱的描写,引出雨水的到来,展现了自然与人类命运的紧密联系。开篇即以“新诗句句堪流传”引入,强调了诗作的价值与传承。接着,诗人提到“孟君已死不可见”,通过回忆前人的诗才,表达了对当下诗人境遇的感慨。

在描绘干旱的艰辛时,诗人用“江城秋旱望一浇”点出民众的期盼与苦闷,呼唤社会的关注。突如其来的“滂沱忽澍三尺雨”则是对自然的赞美,展现了雨水带来的生机与希望。后续的“焚香默祷辞未绝”表达了诗人对神明的虔诚与祈愿,显示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怀,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丰收的期待与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新诗句句堪流传:表示每一句诗都值得流传,具有艺术价值。
  2. 令人读之神壈然:读这首诗让人感到神思恍惚,情感共鸣。
  3. 孟君已死不可见:提及已故的孟郊,表达对诗人及其才华的怀念。
  4. 如公笔力今无前:比较当代诗人,感慨才华的稀缺。
  5. 天生百谷养万姓:自然恩惠滋养众生。
  6. 暄润稍阙功难全:阳光与雨水的不足,影响丰收。
  7. 江城秋旱望一浇:描述江城的干旱,渴望雨水。
  8. 斯民穷极伊谁怜:呼唤对受苦民众的关怀。
  9. 滂沱忽澍三尺雨:突如其来的大雨,带来希望。
  10. 槁苗厌厌藨绵绵:枯萎的稻苗因雨而恢复生机。
  11. 不知何以遽得此:感叹雨水的及时与不可预知。
  12. 有贤太守方承宣:贤明的太守恰好在任,暗示治理有道。
  13. 焚香默祷辞未绝:表达对神明的祈求。
  14. 精诚已格高高天:真诚的祈愿已经感动了上天。
  15. 油云垂布若可揽:描绘雨云低垂,生动形象。
  16. 沾濡车盖初言旋:雨水沾湿车盖,描绘雨后场景。
  17. 西成指日多黍稌:预示丰年即将到来。
  18. 颂歌未负赓丰年:歌颂丰收的美好景象。
  19. 豚足孟酒谢神贶:用猪蹄献酒感谢神明。
  20. 鼓腹一笑非予偏:心满意足地笑,非我所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比作生命的源泉,生动形象。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性,使情感更加丰富。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降雨的感激,以及对民生困苦的关怀。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时局的深切关注,展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与希望,带来丰收的预兆。
  • 干旱:象征苦难与困境,反映社会状况。
  • 香火:象征信仰与祈愿,体现人们对自然的敬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孟君”是谁?

    • A. 白居易
    • B. 孟郊
    • C. 李白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江城”指的是哪个季节的干旱?

    • A. 春
    • B. 夏
    • C. 秋
    • D. 冬
  3. “滂沱忽澍三尺雨”表达了什么?

    • A. 对干旱的绝望
    • B. 对雨水的感激
    • C. 对丰年的期待
    • D. 对农作物的担忧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的作品,描绘了春夜细雨的情景,表达了对农作物的关心。

诗词对比

  • 王之道的《次韵张文伯喜雨》与杜甫的《春夜喜雨》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对农民生活的关怀,但前者更侧重于对民生的直接关照,后者则更加细腻地描绘了雨夜的情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提供宋代诗人的作品及解读。
  • 《古诗词鉴赏指南》:对古诗词的解析与鉴赏技巧。

相关诗句

新诗句句堪流传,令人读之神壈然。下一句是什么

孟君已死不可见,如公笔力今无前。上一句是什么

孟君已死不可见,如公笔力今无前。下一句是什么

天生百谷养万姓,暄润稍阙功难全。上一句是什么

天生百谷养万姓,暄润稍阙功难全。下一句是什么

江城秋旱望一溉,斯民穷极伊谁怜。上一句是什么

江城秋旱望一溉,斯民穷极伊谁怜。下一句是什么

滂沱忽澍三尺雨,槁苗厌厌藨绵绵。上一句是什么

滂沱忽澍三尺雨,槁苗厌厌藨绵绵。下一句是什么

不知何以遽得此,有贤太守方承宣。上一句是什么

不知何以遽得此,有贤太守方承宣。下一句是什么

焚香默祷辞未绝,精诚已格高高天。上一句是什么

焚香默祷辞未绝,精诚已格高高天。下一句是什么

油云垂布若可揽,沾濡车盖初言旋。上一句是什么

油云垂布若可揽,沾濡车盖初言旋。下一句是什么

西成指日多黍稌,颂歌未负赓丰年。上一句是什么

西成指日多黍稌,颂歌未负赓丰年。下一句是什么

豚足孟酒谢神贶,鼓腹一笑非予偏。上一句是什么

新诗句句堪流传,下一句是什么

令人读之神壈然。上一句是什么

令人读之神壈然。下一句是什么

孟君已死不可见,上一句是什么

孟君已死不可见,下一句是什么

如公笔力今无前。上一句是什么

如公笔力今无前。下一句是什么

天生百谷养万姓,上一句是什么

天生百谷养万姓,下一句是什么

暄润稍阙功难全。上一句是什么

暄润稍阙功难全。下一句是什么

江城秋旱望一溉,上一句是什么

江城秋旱望一溉,下一句是什么

斯民穷极伊谁怜。上一句是什么

斯民穷极伊谁怜。下一句是什么

滂沱忽澍三尺雨,上一句是什么

滂沱忽澍三尺雨,下一句是什么

槁苗厌厌藨绵绵。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