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制尚书省僚宴昆明池同用尧字》
时间: 2025-01-29 09:15: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恩制尚书省僚宴昆明池同用尧字
作者:苏颋
露渥洒云霄,天官次斗杓。
昆明四十里,空水极晴朝。
雁似衔红叶,鲸疑喷海潮。
翠山来彻底,白日去回标。
泳广渔杈溢,浮深妓舫摇。
饱恩皆醉止,合舞共歌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昆明池的美丽景象和宴会的欢愉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展现了晴朗的天空、清澈的水面,天地相接的壮丽。四十里昆明池的水面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雁群衔着红叶飞过,鲸鱼在海潮中喷出水柱,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景象。翠绿色的山峰显得格外清晰,白日的阳光如指引,令人心旷神怡。宴会上,渔网满溢,妓女的船只轻轻摇摆,人与人之间因酒而醉,欢歌共舞,尽情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
注释
- 露渥:露水滋润,指清晨时分的湿润气候。
- 天官:指天上的星宿、天象。
- 斗杓:古代的天文仪器,象征天文观测。
- 昆明四十里:昆明池的广阔,给人以宽阔的感觉。
- 空水极晴朝:晴朗的早晨,水面平静如镜。
- 雁似衔红叶:比喻候鸟飞翔的情景。
- 鲸疑喷海潮:鲸鱼喷出水柱,形象生动。
- 翠山:青翠的山峰,给人以清新之感。
- 白日去回标:阳光照耀,犹如指引的标记。
- 泳广渔杈溢:渔网满溢,象征丰收。
- 浮深妓舫摇:妓女的船只轻轻摇晃,增添了生活气息。
- 饱恩皆醉止:大家尽情享受,沉醉于此刻。
- 合舞共歌尧:共同歌舞,纪念尧帝的美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颋,字子期,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作品多涉及山水、宴会等题材,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语言简练而生动,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正值国家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昆明池作为皇家园林的一部分,常常举行盛大的宴会。诗人在宴会上写下此诗,既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昆明池的自然美以及宴会的欢乐氛围。诗的开头“露渥洒云霄,天官次斗杓”通过描写清晨的露水和星空,营造出宁静而优雅的氛围。接下来的“昆明四十里,空水极晴朝”则进一步描绘了昆明池的辽阔与晴朗,给人以开阔的视觉感受。
“雁似衔红叶,鲸疑喷海潮”是诗中极具生动性的比喻,表现了自然界的生动与活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同时,诗人用“翠山来彻底,白日去回标”来表达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暗示着人生的 fleeting moments。
最后几句“饱恩皆醉止,合舞共歌尧”则将整首诗推向高潮,宴会的欢乐与人们的醉意交织在一起,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在这首诗中,作者不仅展示了昆明池的自然风光,也寄托了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露渥洒云霄:晨露滋润,闪烁的露珠像云霄中的星星。
- 天官次斗杓:描绘天文现象,天官(星宿)似乎在指引方向。
- 昆明四十里:描写昆明池的宽广,给人以辽阔之感。
- 空水极晴朝:水面平静,清晨的阳光映射出宁静的美。
- 雁似衔红叶:比喻飞鸟归来,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 鲸疑喷海潮:鲸鱼喷出水柱,生动地描绘了海洋的气势。
- 翠山来彻底:青翠的山峰显得分外清晰,象征自然的美丽。
- 白日去回标:阳光明亮,仿佛是指引前行的标记。
- 泳广渔杈溢:渔网满溢,象征着丰收与富足。
- 浮深妓舫摇:妓女的船只轻轻摇晃,增添了诗的生活气息。
- 饱恩皆醉止:大家享受着美好时光,沉醉于酒宴。
- 合舞共歌尧:人们共同歌舞庆祝,表达对尧帝的敬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雁似衔红叶”,形象生动。
- 拟人:如“鲸疑喷海潮”,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乐趣的追求,营造出一种和谐、欢快的氛围,反映了唐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露:象征清新、生命力。
- 水:代表宁静、柔和。
- 雁:象征归属和团聚。
- 鲸:象征力量和壮观。
- 山:代表稳定、永恒。
- 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光明。
- 酒:代表欢愉和人际交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雁似衔红叶”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填空题:诗中的“昆明四十里”指的是____的广阔景象。
-
判断题:诗中的“饱恩皆醉止”表达的是对生活的不满。 (对/错)
答案:
- C
- 昆明池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描绘自然景观,但更多表现了壮阔的气势与人生的豪情。
- 李白《将进酒》:与苏颋的宴会主题相似,但李白更强调饮酒作乐的洒脱与豪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